[发明专利]一种紫露草扦插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9265.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群力;杜勇军;吴永朋;李艳;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露草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露草的一种快速繁殖方法,具体涉及紫露草的扦插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露草(Tradescantia ohiensis Raf.)是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30-50cm,茎上有3个以上的节,节略膨大;单叶互生,广线型,叶柄鞘状抱茎;花瓣蓝紫色,广卵形;西安地区5-11月开花,但以6-7月为盛。蒴果椭圆形。
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目前我国引种栽培的园艺品种有十数个。
紫露草花期长、径直立、节明显,株形奇特秀美,野趣十足。常用来布置花坛、道路两侧丛植、树丛下片植,也可盆栽供室内观赏,或作垂吊式栽培。
但在繁殖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1)种子成熟度极低,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具备发芽能力的种子;开花持续时间长,一般在5-11月间,种子随熟随落,难以集中采收;即使有个别种子能够发芽,后代变异很大,难以保留原来的优良性状。
(2)采用分株方式进行繁殖,则会受到母株数量的限制。
(3)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扦插繁殖时,插条利用率低。一般情况下,1支完整的插条(枝条)只能产生1个有效的插穗。
由于以上因素的限制,导致了紫露草繁殖率低,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严重阻碍了其在花境中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露草扦插繁殖方法,通过繁殖方法创新,解决紫露草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问题,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且不会破坏已有景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露草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母株:
在8月下旬,紫露草的盛花期已过,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露草健康植株。
第二步,准备繁殖材料:
从选取的紫露草健康植株中挑选开过花的枝条,从茎秆基部剪下作为繁殖材料;去除顶端花序及果序,将剩余部分作为插条,通常1个插条上会保留3个节段。
第三步,制作插穗:
将第二步中的插条拿来,从茎节下0.5cm处向下45°方向剪成2-3段,每段存留1个茎节,每节作为1个插穗。这样,从1个完整的插条上就可以获得3个插穗。因为紫露草单叶互生,且叶腋处往往会发出侧芽,故此法可称为“单节或单芽扦插法”。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插穗上腋芽的长短,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带茎、叶扦插:当腋芽长度为5cm以下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保留5-8cm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2)带叶、去茎扦插:当腋芽长度为5-10cm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仅保留1cm长度的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3)去茎、叶扦插:当腋芽长度为10cm以上时,在制作插穗时,直接将腋芽紧贴茎秆从其基部割下或用手轻轻掰下(切记一定要带上生长点),直接用腋芽作为插穗,原来的茎和叶均被去掉,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第四步,扦插:
插床为全光喷雾,介质为珍珠岩。
为了便于养护,需将以上三种插穗分开扦插。
为了避免对剪口的损伤,本操作中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扦插:
(1)开沟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小铲开沟,深度为3-5cm,行距为10cm;将插穗在沟槽中摆放整齐,株距为5cm;填埋沟槽,保持插穗直立向上。
(2)插孔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直径为1cm的树枝,预先在插床上垂直向下插成小孔,深度为3-5cm,再将插穗放入小孔中,填埋周围空隙并用手指按实;株、行距同上。
第五步,养护:
本发明采用全光喷雾设施,扦插后5-7天内为养护关键期,避免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插穗失水萎蔫;后面采用常规方法养护,保证基质足够的含水量。
第六步,记录数据:通过多批次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带茎、叶扦插”和“带叶、去茎扦插”的插穗3-5天产生愈伤组织,5-7天长出新根,10-15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在5个以上;“去茎、叶扦插”的插穗5-7天产生愈伤组织,7-10天生出新根,15-20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3-5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未经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盆栽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薯25号组培脱毒苗的生产及驯化移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