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张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160.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金融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D11/22 | 分类号: | G07D11/22;G07D7/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张 重张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纸币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纸币的红外透射图;计算红外透射图的预设位置区域的灰度均值;判断灰度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灰度阈值;若是,则基于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对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纸币是否重张;若否,则基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对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纸币是否重张;其中,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小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通过设置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和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在该灰度均值小于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一厚度检测阈值检测纸币是否重张,在该灰度均值不小于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检测纸币是否重张,提高纸币重张检测的检测精度、降低误检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纸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自助金融交易设备来说,准确地识别纸币张数,是其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用户交易的过程中,由于纸币重张,会导致纸币张数识别不准确,从而造成用户的损失。现有的检测纸币是否重张是通过厚度传感器来检测纸币厚薄,并依靠判断处理程序判断被检的纸币是否有重张问题。然而,这样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并且误检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纸币进行重张检测时存在检测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所述纸币重张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纸币的红外透射图;
计算所述红外透射图的预设位置区域的灰度均值;
判断所述灰度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灰度阈值;
若是,则基于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对所述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纸币是否重张;
若否,则基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对所述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纸币是否重张;
其中,所述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检测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纸币重张的检测装置,所述纸币重张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纸币的红外透射图;
均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红外透射图的预设位置区域的灰度均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灰度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灰度阈值;
第一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灰度均值小于所述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对所述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纸币是否重张;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灰度均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对所述纸币的厚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纸币是否重张;
其中,所述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检测阈值。
本发明通过获取纸币的红外透射图并计算所述红外透射图的预设位置区域的灰度均值,将该灰度均值与预设灰度阈值进行比较,设置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和第二厚度检测阈值,且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小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在该灰度均值小于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一厚度检测阈值对纸币厚度进行比较以确定纸币是否重张,在该灰度均值不小于预设灰度阈值时,基于第二厚度检测阈值对纸币厚度进行比较以确定纸币是否重张,提高纸币重张检测的检测精度、降低误检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金融智能研究院,未经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金融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钱币自动整理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流转书柜的教材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