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8466.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耀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4;A61K9/06;A61P29/00;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2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风湿性 腰痛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腰痛的主要的症状是腰痛,腰部发沉,象有重物下坠,劳累后或阴雨天加重,晴天或气候温暖时好转;腰部前俯后仰活动受限制,不能长时间坐立;易疲劳乏力,全身酸懒沉重,患部怕冷。普遍认为风湿性腰痛的原因是由于腰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血脉痹阻,运动不畅,从而引起腰部酸胀疼痛、麻木不仁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疲劳、受寒和潮湿有关,如久居湿地,劳累后冲风冒雨,不及时更换湿衣,夏秋季节睡觉不盖被子受风寒等。久而久之,可使受累的组织变性,造成缠绵难愈的慢性腰痛。风湿腰痛好发于肌肉、筋脉、韧带、脂肪和皮下组织。
本病一般采用推拿、药物止痛等方法治疗,但是一般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或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能够有效治疗风湿性腰痛,并方便使用,作用时间长,无副作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其中,主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秦皮8-12、萆薢8-12、海桐皮8-12、土茯苓16-20、薏苡仁15-18、蜈蚣1-3、桂枝10-14、桑枝8-12、狗脊14-16、杜仲8-12、桑寄生8-12、川芎8-12、鸡血藤5-7、双钩藤8-12、伸筋草8-10、白芷5-7、防风8-12、羌活5-7、油松节5-7、秦艽8-12、鹿衔草8-12、天山雪莲5-7、川牛膝8-12、菟丝子8-12、巴戟天8-12、焦白术14-16、炙甘草13-15、刺五加5-7、明胶40-100、二氧化硅20-40、聚丙烯酸钠10-30、聚维酮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6-16、卡波姆2-6、羟苯乙酯0.2-1以及甘油100-20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中,主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秦皮9、萆薢9、海桐皮9、土茯苓18、薏苡仁16、蜈蚣2、桂枝12、桑枝11、狗脊15、杜仲10、桑寄生10、川芎10、鸡血藤6、双钩藤10、伸筋草9、白芷6、防风10、羌活6、油松节6、秦艽10、鹿衔草10、天山雪莲6、川牛膝10、菟丝子10、巴戟天10、焦白术15、炙甘草14、刺五加6、明胶80、二氧化硅30、聚丙烯酸钠20、聚维酮20、羧甲基纤维素钠13、卡波姆4、羟苯乙酯0.5以及甘油160。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秦皮、萆薢、海桐皮、土茯苓、薏苡仁、蜈蚣、桂枝、桑枝、狗脊、杜仲、桑寄生、川芎、鸡血藤、双钩藤、伸筋草、白芷、防风、羌活、油松节、秦艽、鹿衔草、天山雪莲、川牛膝、菟丝子、巴戟天、焦白术、炙甘草以及刺五加粉碎研磨至80目以上,得到药粉,将所得药粉与20-30倍体积的70-80%乙醇混合提取,得到提取液。
步骤二、将提取液加热熬制成粘稠状,得到稠膏。
步骤三、将明胶加8-12倍水稀释,然后与稠膏及二氧化硅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
步骤四、将聚丙烯酸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羟苯乙酯、甘油混合后与所得混合药液混合加热,即得所述药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耀光,未经黄耀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软膏状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