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石施工中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涂层保护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8424.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龙;田卫国;余流;徐新成;石怡安;刘强;刘俊;郭恩会;朱小六;吕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中钢 圆筒 护岸 结构 防腐 涂层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抛石施工中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涂层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工钢圆筒以及钢副格,然后通过强力胶将胶皮保护层粘贴在每个钢圆筒的下部筒壁上以及每个钢副格的下部外壁上;将钢圆筒和钢副格下放至待建人工岛护岸位置,并将钢圆筒下部打入海床内;在回填区侧的每个钢圆筒和钢副格外壁上覆盖双层土工布;运输和抛投石笼网兜;在回填区侧的钢圆筒和钢副格外侧抛填回填区块石并且在石笼网兜外侧抛填临海区块石;采用浮吊船在石笼网兜上吊装安装压脚空心方块;采用抛石船同时在回填区侧的钢圆筒和钢副格外侧抛填回填区块石并且在压脚空心方块外侧抛填临海区块石。采用本方法有助于实现钢圆筒护岸结构的长效防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人工岛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抛石施工中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涂层保护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钢圆筒作为护岸结构,形成护岸后再进行内部填海造岛是海上人工岛施工中的新兴技术。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工厂化制造、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目前公知领域中,所采用的钢圆筒护岸结构均为临时结构,在成岛之后钢圆筒护岸不再起到围护作用,因此并不对该结构的使用寿命进行过高的要求。但如果涉及到的钢圆筒护岸结构是作为永久结构使用,则其设计使用寿命至少为100年,这对于钢圆筒护岸结构的表面防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百年防腐的使用要求下,钢圆筒护岸结构采用海工重防腐涂层进行防腐保护,而防腐涂层在护岸两侧抛石施工过程中极易破损,进而导致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的失效。永久性的钢护岸结构的锈蚀对于整个人工岛的运营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公知领域尚无在抛石施工过程中对于永久性钢圆筒护岸结构海工重防腐涂层保护的施工方法。不利于永久性钢圆筒护岸结构的维护和后续人工岛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性强、对钢圆筒护岸结构影响小,对既有海洋环境无影响的抛石施工中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涂层保护结构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抛石施工中钢圆筒护岸结构防腐涂层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多个钢圆筒以及多个钢副格,然后通过强力胶将胶皮保护层粘贴在每个钢圆筒的下部筒壁上以及每个钢副格的下部外壁上,所述胶皮保护层覆盖住钢圆筒和钢副格在安装时处于前侧临海区抛石区域内的全部表面,所述的胶皮保护层粘贴高度与设定的抛石区域内的抛石高度相同;
(2)将钢圆筒和钢副格下放至待建人工岛护岸位置,并将钢圆筒下部打入海床内,然后将钢副格两侧沿竖直方向插在相邻间隔设置的两个钢圆筒的插槽内,使得钢圆筒和钢副格连接成一体,构成护岸结构体系;
(3)在回填区侧的每个钢圆筒和钢副格外壁上从上至下覆盖双层土工布,相邻双层土工布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所述双层土工布在钢圆筒和钢副格的顶端翻折到钢圆筒和钢副格上沿内侧1-1.2m,并在钢圆筒和钢副格的顶端夹紧;双层土工布的下端在钢圆筒和钢副格的底端向回填区方向翻折至少2m,并且水平固定在海床上;
(4)运输和抛投石笼网兜,具体过程为:(a)通过船上配备的GPS-RTK定位系统定位调整浮吊船的位置使浮吊船位于钢圆筒前侧临海区待抛石笼网兜附近的位置;(b)采用自航驳船运输石笼网兜到钢圆筒的前侧临海区,自航驳船靠泊浮吊船;(c)浮吊船兼作定位船,在浮吊船靠近钢圆筒一侧有效吊距内的甲板上,用红漆沿钢圆筒布设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刻度;(d)浮吊船起吊石笼网兜,参照标线刻度位置依次抛投,在石笼网兜入水后脱钩,将石笼网兜直接于水面下送达抛投点;所述的石笼网兜采用钢丝网,在石笼网兜贴近钢圆筒一侧的边角处用土工布包裹;
(5)采用抛石船同时在回填区侧的钢圆筒和钢副格外侧抛填回填区块石并且在石笼网兜外侧抛填临海区块石,回填区块石和临海区块石相对于钢圆筒对称均匀抛填直至回填区块石和临海区块石的高度与石笼网兜上顶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生态护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堤坝漏洞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