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眼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7949.4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范治江;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势拓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鱼眼镜头。所述鱼眼镜头具有八组十片透镜结构,其中包含两个粘合透镜组;沿其光轴方向由物体到成像端,所述第一粘合透镜组由第四和第五片透镜粘合而成,所述第二粘合透镜组由第六和第七片透镜粘合而成。该鱼眼镜头针对紫边做出修正,优化了光学结构,通过十片透镜的由高至低的色散相互搭配,对色差有较大改善,对成像后的紫边进行修正,使得比第一版产品的成像紫边范围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眼镜头。
背景技术
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通常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因此,鱼眼镜头与人眼中的真实世界的景象存在很大的差别。人眼在实际生活中看见的世界是有规则的固定形态,而通过鱼眼镜头产生的画面效果则存在各种畸变。一般情况下,鱼眼镜头可以理解为不做图像畸变矫正的超广角镜头,这一特点使得鱼眼镜头的视角可设计成接近或等于180°。
由于不做畸变矫正,鱼眼镜头结构可以避免使用特殊镜片,诸如非球面镜片、低色散镜片、镜片镀膜等高成本材质或加工工艺的镜片,这使得鱼眼镜头相对于超广角镜头有着更为低廉的制造成本,其表现在于使用球面镜基本上就可以满足鱼眼镜头的光学系统的要求。
进入数码时代后,数码相机在拍摄过程中,由于被摄物体光线反差较大,在高光与低光部位交界处出现的色斑,多为紫色(或其它颜色),被称之为“紫边”。在胶卷时代,紫边问题几乎不算问题。但是到了数码时代,紫边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紫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镜头对色散的控制是减少紫边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超广角镜头本身固有的结构特性,存在因为镜头设计导致图像中心与边缘的光通量不均匀,导致紫边现象更加明显。
因此,数码时代需要一支成本低廉且能够优化紫边的鱼眼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鱼眼镜头。
所述鱼眼镜头具有八组十片透镜结构,其中包含两个粘合透镜组;沿其光轴方向由物体到成像端,所述第一粘合透镜组由第四和第五片透镜粘合而成,所述第二粘合透镜组由第六和第七片透镜粘合而成。
上述鱼眼镜头第二粘合透镜组有效焦距为15mm。
所述第六片透镜为折射率1.78‐1.90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20‐30,焦距为8mm,R1面曲率半径为4‐6,R2面曲率半径为‐6~‐10。所述第六片透镜折射率优选1.83,其色散系数优选为26。
所述第七片透镜为折射率1.78‐1.95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20‐30,焦距为‐8mm,R1面曲率半径为3‐6;R2面曲率半径为‐10~‐15。所述第七片透镜折射率优选1.80,其色散系数优选为25。
所述鱼眼镜头第八片透镜为折射率1.78‐1.95的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20‐30,焦距为‐10mm,R1面曲率半径为15‐20,R2面曲率半径为3‐6。所述第八片透镜优选为折射率1.88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优选为25。
所述鱼眼镜头第一粘合透镜组有效焦距为12mm。
所述第四片透镜为折射率1.78‐1.95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20‐30,焦距为‐10mm,R1面为平面,R2面曲率半径为3‐6。所述第四片透镜折射率优选1.86,其色散系数优选为25。
所述第五片透镜为折射率1.78‐1.95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20‐30,焦距为4mm,R1面曲率半径为3‐6,R2面曲率半径为‐10~‐15。所述第五片透镜折射率优选1.90,其色散系数优选为25。
所述鱼眼镜头第一片透镜为折射率1.5‐1.6的玻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70‐75,焦距为‐15mm,R1面曲率半径为15‐18,R2面曲率半径为8‐10。所述第一片透镜折射率优选1.55,其色散系数优选为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势拓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势拓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9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层热场系统
- 下一篇:深紫外谱段离轴四反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