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7372.7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谭中欣;洪梦凡;伍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49/22 | 分类号: | C10B49/22;C10B53/0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收获 能量 元素 切割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化床热解炉(2),进料斗(1)的底部的出料端与流化床热解炉(2)的进料端连通,进料斗(1)顶部与二氧化碳气源连通,所述的流化床热解炉(2)的底部的进气口与二氧化碳气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热解炉(2)内的热解温度为350~4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热解炉(2)的出料端与生物炭收集器(3)连通,流化床热解炉(2)的顶部的出气端通过通气管(4)与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一端连接,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另一端与常温冷凝管(6)一端连接,常温冷凝管(6)另一端与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一端连通,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另一端与第二超低温冷凝管(8)一端,第二超低温冷凝管(8)另一端与气柜(9)连通,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内填充有粒径为10~20mm的秸秆生物炭颗粒,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内填充有粒径为5~15mm的秸秆生物炭颗粒,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和第二超低温冷凝管(8)内冷凝温度相同且均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斗(1)的底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0),所述的流化床热解炉(2)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和第二超低温冷凝管(8)的管径相同,均为50~150mm。
6.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进行重金属收获物中重金属与能量元素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开第一阀门(10),待处理的超富集重金属收获物从进料斗(1)给入,通过二氧化碳气源向进料斗(1)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源向流化床热解炉(2)的底部的进气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步骤2、超富集重金属收获物经进料斗(1)的底部的出料端进入流化床热解炉(2),流化床热解炉(2)内超富集重金属收获物在二氧化碳气流的推动下热解,流化床热解炉(2)内的热解产物生物炭经流化床热解炉(2)的出料端输出到生物炭收集器(3),而流化床热解炉(2)内热解产生的热解气体由通气管(4)输送至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
步骤3、热解气体进入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后,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捕捉一部分重质油,经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处理后的热解气体进而进入常温冷凝管(6)进行常温重质油冷凝,收集生物炭粒子填充器(5)和常温冷凝管(6)内的重质油,
步骤4、经过常温冷凝管(6)冷凝后的热解气体依次进入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和第二超低温冷凝管(8)进行冷凝,收集第一超低温冷凝管(7)和第二低温冷凝管(8)内的轻质油,剩余的小分子生物燃气由后续的气柜(9)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3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床固体废物分段式热解气化工艺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砂干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