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6784.9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达儒;齐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51;H04L12/26;H04L29/06;H04W4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廖晓霞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会 网络 基于 节点 相遇 转发 信息 黑洞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发送节点与目的节点的相遇概率P1以及接收节点与目的节点的相遇概率P2;
比较P1与P2的大小,如果P2>P1,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停止判断且不转发消息;
计算接收节点与目的节点的活跃度,如果活跃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接收节点为黑洞节点,否则,接收节点为正常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活跃度不小于预设阈值之后,还包括如下比对步骤:
从发送节点所处覆盖范围的管理节点MGM获取目的节点的接收记录表RRL,将所述接收记录表RRL与接收节点的发送记录表FRL进行比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判定接收节点为黑洞节点,否则,接收节点为正常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发送节点所处覆盖范围的管理节点MGM中不包含目的节点的接收记录表RRL,则不对接收节点做进一步判断,并且发送节点不向接收节点B转发消息,而向下一个相遇节点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接收记录表RRL与发送记录表FRL比对的具体项目是:消息是否转发的状态Starus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两节点A、B相遇并建立连接时,所述相遇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P(A,B)=P(A,B)old+(1-P(A,B)old)×Pinit;
其中,P(A,B)old表示此前两节点的相遇概率值,Pinit∈[0,1]是个初始化常量,所有的P(A,B)都初始化为Pini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两节点A、B相遇并且连接的情况之外,所述相遇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P(A,B)=P(A,B)old×γk;
其中,γ∈[0,1]表示衰减因子,k表示节点A和B从上次相遇到现在为止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节点A和C经常接触,并且节点C和B也经常接触的情况下,节点A与节点B的相遇概率具体公式如下:
P(A,B)=P(A,B)old+(1-P(A,B)old)×P(A,C)×P(C,B)×β;
P(A,B)old表示此前两节点的相遇概率值;β表示传递性影响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相遇和转发信息的黑洞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c表示节点B与节点C的相遇次数,N则表示在这段时间范围内与节点B相遇的所有节点的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7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窗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翻盖式生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