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6658.3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庞继勇;苏宏家;向铮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26 | 分类号: | H04B7/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通信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确定需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在待传输数据向网络侧设备传输的初传时刻到达之前,目标设备向协作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协作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且协作设备获得传输参数信息,传输参数信息指示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需要采用的参数,在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初传时刻到达时,协作设备根据传输参数信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从而在目标设备需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时,协作设备可以帮助目标设备进行待传输数据的初传,提高了初传成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A的中继辅助的上行传输技术中,中继站(Relay Node,RN)可以监听基站eNB与UE之间的通信,当UE的上行数据的初传失败时,RN可以在重传时刻与UE一起向基站重传失败的上行数据,达到增加基站侧信号接收功率的效果。由于RN需要首先监听UE初传的上行数据,并在成功监听到UE初传的上行数据后,且在UE初传失败的情况下辅助UE的重传。在上述技术中,只是重传的成功概率得到了提高,并未提高UE的初传的成功概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旨在提高数据的初传成功概率,提高链路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协作设备获取传输参数信息,所述传输参数信息指示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需要采用的参数;且协作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在该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初传时刻到达时,协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参数信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在本方法中,协作设备可以帮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的初传,提高了初传成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监听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信息,以获取所述传输参数信息;或者,所述协作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参数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待传输数据反馈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失败。在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重传时刻到达时,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重传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本实现方式中,协作设备除了可以帮助目标设备完成初传,还可以进一步帮助目标设备进行重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传输待传输数据成功的概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确定需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初传时刻到达之前,所述目标设备向协作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本方法中,在初传时刻到达时,协作设备可以帮助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提高了初传成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初传时刻到达时,所述目标设备根据传输参数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传输参数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所述传输数据需要采用的参数。从而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同时在初传时刻上传待传输数据,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实际上是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叠加,增强了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侧设备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成功概率,以进一步提高链路可靠性。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参数信息;或者,所述目标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