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栈式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6072.7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伸;李崇智;苟崴第;王皓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骐宏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史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单元 电力模块 逆变器 电流输出 输出电极 输入电极 堆栈式 电连接 交流电 电机 直流电源输出 空间利用率 直流电转换 并联电力 上下叠置 上下堆叠 输出功率 直流电源 并联 占用 输出 | ||
1.一种堆栈式逆变器,用于将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输出至一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堆栈式逆变器包含:
两个电力模块,呈上下叠置,每一电力模块包括
一输入电极单元,及
一输出电极单元,与该输入电极单元相间隔;
一电流输入传导单元,电连接于该直流电源及所述电力模块的所述输入电极单元之间;及
一电流输出传导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输出电极单元及该电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电极单元包括一第一输出电极、一第二输出电极及一第三输出电极,该两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输出电极的位置相对应,该两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输出电极的位置相对应,该两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输出电极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电力模块还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该输出电极单元及该输入电极单元设置于该第一面,所述电力模块的第二面彼此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电力模块的该第二面之间的底座,每一电力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面的散热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输出传导单元包括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一汇流条、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二汇流条,及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三汇流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一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电机的第一输出段,该第一输出段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段中间处,该第二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二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二连接段中间处并电连接该电机的第二输出段,该第三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输出电极之间的第三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三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电机的第三输出段,该第三输出段连接于该第三连接段中间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段具有两个分别电连接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输出电极的第一横板部,及一连接于该两第一横板部之间的第一立板部,该第一输出段连接于该第一立板部,该第一输出段分别与该两第一横板部相间隔的距离相同,该第二连接段具有两个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输出电极的第二横板部,及一连接于该两第二横板部之间的第二立板部,该第二输出段连接于该第二立板部,该第二输出段分别与该两第二横板部相间隔的距离相同,该第三连接段具有两个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输出电极的第三横板部,及一连接于该两第三横板部之间的第三立板部,该第三输出段连接于该第三立板部,该第三输出段分别与该两第三横板部相间隔的距离相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栈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电极单元包括一第一正极、一第一负极、一第二正极、一第二负极、一第三正极及一第三负极,该第一正极、该第二正极及该第三正极彼此相间隔,该第一负极、该第二负极及该第三负极彼此相间隔,该第一正极及该第一负极彼此相邻,该第二正极及该第二负极彼此相邻,该第三正极及该第三负极彼此相邻,其中一个电力模块的该输入电极单元的该第一正极、该第二正极及该第三正极分别与另一个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负极、该第二负极及该第三负极位置相对应,该电流输入传导单元包括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正极之间的第一正极汇流条、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负极之间的第一负极汇流条、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正极之间的第二正极汇流条、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负极之间的第二负极汇流条、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正极之间的第三正极汇流条及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负极之间的第三负极汇流条,该第一正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正极之间的第一正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一正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入段,该第一负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一负极之间的第一负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一负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一负极输入段,该第二正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正极之间的第二正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二正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二正极输入段,该第二负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二负极之间的第二负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二负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二负极输入段,该第三正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正极之间的第三正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三正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三正极输入段,该第三负极汇流条具有一电连接于各该电力模块的该第三负极之间的第三负极连接段,及一连接该第三负极连接段并电连接该直流电源的第三负极输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骐宏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骐宏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全桥式芯片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