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5521.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7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廖作敏;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ome 移动 终端 及其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引脚贴合区域,外引脚贴合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下端,外引脚贴合区域的下边缘电连接有FPC,FPC设有缺槽,缺槽的正上方用于设置Home键,缺槽使得Home键在按压时避开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区域,以免影响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面板由于在FPC上设置有缺槽,可使得Home键在按压时避开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区域,以免影响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还涉及一种适用于含Home键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手机排行第一的为iPhone,因其特有的前端Home键,让大部分的消费者已经习惯,未来手机或平板前端含有Home键将会是主流趋势。Home键除了含有黑屏唤醒等更能外,还有指纹识别等功能,整个显示面板上只有一个按键,美观且实用。
然而,目前除了iPhone的Home键,还没有其他较好Home键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了iPhone的Home键,还没有其他较好Home键设计方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含Home键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引脚贴合区域,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下端,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下边缘电连接有FPC,所述FPC设有缺槽,所述缺槽的正上方用于设置Home键,所述缺槽使得所述Home键在按压时避开所述FPC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区域,以免影响所述FPC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FPC包括第一FPC区域、第二FPC区域以及将所述第一FPC区域的底端与所述第二FPC区域的底端连接的第三FPC区域,所述第一FPC区域、第三FPC区域以及所述第二FPC区域围合构成所述缺槽。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FPC还包括第四FPC区域,所述第四FPC区域自所述第二FPC区域延伸出。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Home键的左右两侧与分别于所述第一FPC区域和第二FPC区域间隔开,所述Home键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交叠。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IC,所述IC设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上并靠近所述显示区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设于显示面内的Home键以及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引脚贴合区域,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下端,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下边缘电连接有FPC,所述FPC设有缺槽,所述缺槽的正上方用于设置所述Home键,所述缺槽使得所述Home键在按压时避开所述FPC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区域,以免影响所述FPC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Home键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面板由于在FPC上设置有缺槽,可使得Home键在按压时避开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区域,以免影响FPC与外引脚贴合区域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含Home键的显示面板的简化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