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65398.8 | 申请日: | 201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伊春凤;林洁;俞敏杰;邹玲枫;孙会芸;黄希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H04L12/24;H04L12/2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通信 静态 资源 自动识别 系统 | ||
1.一种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障措施, 其提供组织、人才、资金及其他方面的保障;用于将设计图纸标准化和规范化及配合各项制度及;
系统支持层,用于网络的优化及软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
数据服务层,建立基础信息库,对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地、集约地规划,供各应用系统调用;
应用支撑层,由图纸规范、WPF框架、数据引擎、AutoCAD.NET及AutoCAD ActiveX五部分组成;
以及应用层,应用层将在数据服务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调用相应的数据库和技术子平台,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设计相关应用程序,以改善业务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开发基于OO和CBD技术,采用UML作为可视化建模语言,建立系统的UML可视化模型,利用建模技术对电信资源的图元及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服务层采用关系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库村相互的的图形数据、文本数据以及以文档的形式存在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支持层采用单服务器的C/S架构;单服务器的C/S架构的服务器端具有管理员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图块设置模块及接口标准设置模块;单服务器的C/S架构的客户端有用户登录模块、自动启动模块、绘图模块、校验模块及自动识别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块设置模块将图形打包成块,并按标准格式输入相关属性,以扩展属性附加到图块,建立标准的图块库,供各工作站下载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模块
利用生成的标准图块来进行绘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通信静态资源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识别模块遍历选择集中的图块,提取通信设备的ID或句柄,分解通信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符合电力通信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接口形式的数据;将符合电力通信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接口形式的数据以Excel格式填入TMS的接口;将符合电力通信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接口形式的数据填入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3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撞装置的机械手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水利场景分析模型的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