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淤泥运输管道的间歇出水电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4959.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吴绍凯;何敏霞;程伦旭;胡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5 | 分类号: | C02F1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淤泥 运输 管道 间歇 水电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淤泥运输管道的间歇出水电脱水装置,包括反应管、排水管、阳极电极、阴极电极、进泥管、出泥管,所述反应管上端密封,另一端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阳极电极设置在反应管密封的一端,阴极电极、设置在反应管与排水管之间,进泥管和出泥管设置在反应管的两侧并位于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区域,进泥管位于出泥管的上方。本发明电脱水装置实现了对管道中流动的淤泥进行电脱水,减轻了脱水过程中对场地的依赖,节省了脱水时间;并且可以实现增压加速脱水、间歇出水功能;采用间歇出水对泥水进行分离,给装置提供短时间高压,提高脱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淤泥脱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淤泥运输管道对流动态淤泥的间歇出水电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淤泥是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行业中对淤泥的处理方法主要采取堆泥场的方式,一般就是自然风干,但该方法占地面积大,脱水时间长,易产生二次污染,且脱水效果也不甚理想。
固体物料在与极性水相接触的界面上,由于发生电离或离子吸附等作用,使其表面带有正电或负电。带电质点与液体中的反离子形成双电层。在电场的作用下,处于扩散层的反离子携带水分向电极运动,形成电渗透现象。利用电渗透现象可实现固液混合物的分离,特别是对于胶体物料,机械脱水方法效果不佳,而电渗透脱水技术具有较好的脱水效果。
目前已经发展的电脱水技术通常是采用竖直电场对淤泥进行电脱水,在阳极板上方施加压力,形成加压电脱水过程。但对于在管道中呈流动态的淤泥进行电脱水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通过对流动过程中的淤泥进行电脱水,可以减少淤泥脱水的步骤及时间,降低不必要的场地开支,实现处置效益目的的最优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淤泥运输管道的间歇出水电脱水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管道中流动的淤泥进行电脱水,并且可以实现增压加速脱水、间歇出水功能,极大的提高脱水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淤泥运输管道的间歇出水电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管、排水管、阳极电极、阴极电极、进泥管、出泥管,所述反应管上端密封,另一端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阳极电极设置在反应管密封的一端,阴极电极设置在反应管与排水管之间,进泥管和出泥管设置在反应管的两侧并位于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区域,进泥管位于出泥管的上方。
其中,所述进泥管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一截止阀,出泥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第二止回阀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更换和保护装置;间歇出水的功能是由第一泄压阀控制的,第一泄压阀保证了电脱水装置内存在短时间的高压。
为了提供平行电场,所述阳极电极为平板状。
其中,所述阴极电极为目数大于150目的多孔网。阴极电极目数的确定以只能使水通过为准。网目数太低,泥水均能通过,所以目数较多,网的孔径越小,其目的是确保只能是水通过。
所述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2m~1.5m。距离过大,电场的作用不够明显,距离过短,电场的作用范围太窄。
进一步地,所述进泥管、出泥管与反应管之间夹角均为0~90°并可以调整。作为给排水装置,减少水头损失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调节进泥管和出泥管与反应管之间的夹角来减少淤泥输送过程中的水损。
所述反应管的一侧还设置有泄压管,泄压管上设置有第二泄压阀。泄压管上的第二泄压阀起到防止装置内压过大,保护装置的目的。
所述第二泄压阀的泄压值大于第一泄压阀的泄压值,两个泄压阀的泄压值均小于装置的承载压力值。第一泄压阀的目的是使装置间歇出水,第二泄压阀的目的是保护装置不爆炸,第一泄压阀的泄压值需要小于第二泄压阀的泄压值,并都小于装置的承载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干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用污泥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