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构建无线电监测网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4888.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仪琳;张德鑫;徐镜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H04B17/12;H04B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构建 无线电 监测 网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构建无线电监测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监测是指探测、搜索、截获无线电管理地域内的无线电信号,并对该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识别、监视并获取其技术参数、工作特征和辐射位置等技术信息的活动,他是有效的实施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据,也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重要分支。
比如,申请号为201410691448.2的一种网格化无线电监测方法,虽然,以单站结合网络技术的理念,突出设备先进及适用性的无线电监测系统。系统配置灵活多样,环境适应性强,射频前端集成度高,信号处理功能强。还可扩展测向、定位功能。结合高性能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通过该设备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全自主研发的系统软件,在国内尚属首例。系统的功能主要由软件定义、完成。因而系统升级换代主要由软件承担,硬件可以不用改变。能够灵活且易于使用地从射频前端检测、描述和记录信号。本发明这种极其快速的监测手段采用了先进的阈值技术来实现能量检测,同时实现城市区域覆盖,通过合理的密集布站,满足无线电监测无缝覆盖的需求,更加贴近各种辐射源目标,以达到对短距离通信的低功率信号、突发小信号、遥控炸弹/无线窃听等反恐信号的监测实现了海量数据存储,自动监测数据分析、融合等处理技术,支持从时域、频域、空间域、能量域等全面而详细地掌握频率资源和台站信息的分布和使用情况;通过灵活多样、扩展性很强的组网管理体系来保障系统下层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监测业务流程的稳定运行,实现了很强的扩容能力。目标跟踪。通过快速截获、跟踪目标,判别、预警各种干扰信号,支持固定站、移动站共同配合近距离探测捕获非法信号;同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GPS系统将移动定位于测量信号相结合,实现了电子地图与电磁环境测量的有机融合。
但是,申请号为201410691448.2的一种网格化无线电监测方法产生多个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信号,需要专业操作人员,风险高,结构复杂而且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构建无线电监测网络的方法。
一种高效构建无线电监测网络的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控制指令信号,设置监测任务,输入各项监测定位参数;
根据各项监测定位参数配置全向天线;
通过全向天线确定测向高度;
通过测向高度定位无线电信号源;
将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传输至控制中心,并将所述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存储在数据库中。
进一步,所述根据控制指令信号,设置监测任务,输入各项监测定位参数的具体步骤为:
对控制指令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比特流;
对获得的比特流进行调制获得重构的调制波形;
将所述调制波形重构出接收波形;
对所述接收波形进行波形识别获得无线电监测参数并输入各项监测定位参数。
进一步,所述根据各项监测定位参数配置全向天线的步骤具体为:
由各项监测定位参数向外围成一个区域,在区域边线均匀放置多个无线扫描节点,并将频谱感知节点和主机放置在网络覆盖区域;
频谱感知节点采用宽带全向天线,频谱感知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信道进行无线通信,并对控制指令信号的强度进行测量;
频谱感知节点控制各无线扫描节点,将采集的信息发送给主机。
进一步,所述通过测向高度定位无线电信号源的步骤具体为:
通过测向高度测出无线电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高度;
在无线电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对应的高度处测出无线电信号源所在方向;
通过测出的无线电信号源所在方向继续测量,直到测量到的数据计算无线电信号源的位置。
进一步,将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传输至控制中心,并将所述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具体步骤为:
将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通过高速无线传输链路传输至控制中心;
并将所述定位的无线电信号源的载波频率和分量存储在数据库中。
本发明通过根据控制指令信号,设置监测任务,输入各项监测定位参数,根据各项监测定位参数配置全向天线,通过全向天线确定测向高度,通过测向高度定位无线电信号源等一系列步骤,从而不用产生多个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信号,具有安全、绿色、环保等优点。不需要专业操作人员,操控简单,风险低,智能化水平高,采用所述接收天线为定向天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