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电火烧发声电源接线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4780.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展天;陈宜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展天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嘉兴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烧 发声 电源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电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电火烧发声电源接线板。
背景技术
据统计火灾中电火烧约占1/3,而电火烧常因为电线发热,而电线发热的关键点是接插件,接插件中尤其以电源接线板为重点,因为接线板的一端是插头另一端为插座,这种接线板是一种移动的电源接插件,移动的接插件容易粘上脏物和损伤,一旦粘脏物或损伤后接插头上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加,使接插件的接、插头发热;特别是一些不接地线的单相接线板,由于少了一个地线脚,接插更不稳固,也无法利用地线进行保护。因此及时阻止电源接线板超常发热,就能有效制止电火烧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放置在电源接、插头中,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成本又低的防火灾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能穿入电源导线的插头绝缘壳体和插座绝缘壳体,二绝缘壳体中分别固连着金属插头和金属接头,金属插头和金属接头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其特征是:在金属接、插头的边上设有温度上升至超常值时能自动接通蜂鸣器线路的热敏开关,而蜂鸣器的工作电源直接通过热敏开关由电源线供给。
这样,当用户使用电源接、插件,如:插座、插头,或导线一端是插头,另一端是有几组插座孔的接线板,使用接插件当电器进入接电状态时,如果由于接头、插头电接触不良,而造成电阻增加,致使接触处发热,温度大幅增加时,绝缘壳体内的空气,尤其紧靠接头或插头的热敏开关因为受到温度升高影响而使原本常开的热敏开关闭合,受热敏开关控制的蜂鸣器线路即被接通而发出蜂鸣声报警。人们听到报警声后即可及时掉换电源接、插件,从而防止火灾的发生。此种方法的好处不仅是将热敏开关直接靠着在发热体的边上,使原本受热不会报警的接、插件有了报警功能;而且蜂鸣器线路不需要专门的工作电源,充分利用了平时接、插件温度不高时热敏开关处在断路状,蜂鸣器不费电,而接、插件温度升高时,热敏开关正处在导通状的特点,这时正好将可使蜂鸣器发声的交流电流引入,而且这种接、插件即使不带地线照样可以报警,对于日用大量不接地线的单相用电器接线板十分适合,因而产品应具备市场竞争力。现在实施例中将一块不接地线的接线板,分成插头和插座二个部件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热发声电源接插件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发声电源接插件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热发声电源接插件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金属插片,2是二根电源线(一根相线,一根零线),3是蜂鸣器,4是连接插座的电源接线(如果不连通插座,也可以用作电器电源接线),5是绝缘塑体(即绝缘壳体),6是限流电阻,7是热敏开关,8是内接线。金属插头1是二个电插头,金属插头1插入在塑体5中,它和电源线2电连接,热敏开关7靠近在二金属插头1的中间,蜂鸣器3的下半部和限流电阻6都嵌入在塑体5中,电源接线4是一根外包软塑的电源线,它嵌入在硬质的绝缘塑体5中,热敏开关7、蜂鸣器3和限流电阻6,用内接线8依序串接在二根线电源线2之间。
图2是热发声电源接插件的插座结构示意图。图中9是插座的固定螺丝,10是作为金属接头的插座铜夹片(二片为一组,图中有二组,用以夹紧插头),11是插座铜夹片底(左、右二条),12是铜接柱,13是接柱螺丝,14是插座电源线,15是插座蜂鸣器,16是插座内电源线连通图1中插头电源的外接电线,17是插座罩壳(即绝缘壳体),18是插座蜂鸣器的限流电阻,19是插座塑壳底,20是插座热敏开关,21是插座内接线,22是插座塑壳罩壁。图中的插座铜夹片11用固定螺丝9固定在插座塑壳底19上面,插座铜夹片底11和插座铜夹片10以及铜接柱12为一体。插座电源线14嵌入在铜柱12中用接柱螺丝13固定,插座热敏开关20、限流电阻18和插座蜂鸣器15用插座内接线21串接在左右二条插座铜夹底片间,并形成电连接。插座外接线16和图1中电源接线4电连接,它将电源引入插座罩壳17内。图2中如果插座铜夹片组多,相互离开距离大时,也可以把几个热敏开关并联,每个热敏开关分布到不同的测点上,只要有一个热敏开关动作,蜂鸣器即发出报警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展天,未经陈展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阀线圈接线插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多功能智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