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B炉进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64646.7 | 申请日: | 201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9/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系统 屑料 整料 进料筒体 进料装置 活动架 料槽 电子束冷床炉 控制系统 输送装置 进料箱 进料控制系统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置 进料效率 有效解决 进料口 进料筒 炉门 架设 体内 局限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B炉进料装置,它包括进料筒体、屑料进料系统、整料进料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进料筒体上设有炉门;所述进料筒体、屑料进料系统和整料进料系统一体化设置,屑料进料系统和整料进料系统均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屑料系统包括进料箱和屑料料槽;所述进料箱设于进料筒体外上方,其进料口下方为屑料料槽;所述屑料料槽设置在进料筒体内;所述整料进料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活动架,输送装置架设在活动架上;所述活动架可在进料的垂直方向上水平移动;通过屑料和整料进料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并设置其相对应的进料控制系统,提高了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效率,扩大了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有效解决了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术领域,尤其是一种EB炉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束冷床炉(EBCHR)是一种熔炼炉,在20世界60年代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优质钛及钛合金锭坯的生产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炉相比,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具有能去除高、低密度夹杂物。可以以熔炼原始炉料和100%钛残料及低品质哈密安泰,直接生产出各种形状的铸锭及板坯等许多优点,其被认定为是冶金史上一项重要的成就。
电子束冷床熔炼以电子束作热源,水冷铜坩埚为冷床,利用高速电子的动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熔化、精炼、浇铸成锭。其工作原理为在高真空(真空度一般在10-1至10-3Pa)环境中,将阴极(钽或钨丝)加热,阴极将发射出大量热电子,此时若在阴极与阳极间保持大的电位差,则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电能转换成电子的动能,用电场和磁场聚集电子束,使其轰击所要熔化的金属,电子在同金属碰撞时失去动能,转变成主要作为熔化炉料的热量,使金属熔化,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金属液被耐火材料污染。因此可以说,电子束冷床炉的熔炼为一些金属材料、特别是难熔金属提供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炼手段。
但在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的实际生产中,由于进料速度、控制熔化的速度以及拉锭速度的不匹配容易导致钛锭出现冷 隔、折层、夹杂、晶粒生长不规律等铸造缺陷,在后续的钛产品生产必须增加切割、分类、归 整等繁琐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效率,进而增加生产成本。进料系统是电子束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炉体相通,与炉体共用一套真空系统,其作用是输送原料棒到电子束可以准确轰击到的位置,从而使原料棒熔化滴入坩埚内。当坯料直径大于坩埚直径或坯料弯曲变化较大时,就会有部分坯料超出坩埚直径。电子束熔化坯料时,超出坩埚直径的坯料不能熔化,当其他部分坯料熔化时,超出坩埚直径部分的坯料将落到坩埚之外,使电子束炉不能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EB炉进料装置,通过屑料和整料进料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并设置其相对应的进料控制系统,提高了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效率,扩大了进料装置的适用范围,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操作,有效解决了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局限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EB炉进料装置,它包括进料筒体、屑料进料系统、整料进料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进料筒体上设有炉门;所述进料筒体、屑料进料系统和整料进料系统一体化设置,屑料进料系统和整料进料系统均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屑料系统包括进料箱和屑料料槽;所述进料箱设于进料筒体外上方,其进料口下方为屑料料槽;所述屑料料槽设置在进料筒体内;所述整料进料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活动架,输送装置架设在活动架上;所述活动架可在进料的垂直方向上水平移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的EB炉进料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了屑料、散料、整料的一体化进料,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还打破了现有电子束冷床熔炼炉熔料的熔炼局限性,提高了EB炉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EB炉进料装置,所述屑料料槽位于进料筒体内顶部,并通过伸缩机构与进料筒体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可调节屑料料槽在进料筒体内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粗镁底出渣冶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宇航级片剂五氧化二钒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