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工作的基于无线供电的带电体测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4261.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史亮;陆巍;吴少雷;冯玉;凌松;张蔚翔;赵成;裴倩;王明;骆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H02S10/00;H02J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工作 基于 无线 供电 带电 测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设备安装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长期工作的基于无线供电的带电体测温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和设备运行时,温度是一项非常关键的运行参数,当被测体带有高电压时,为了避免灰尘、露水等对相间和相地之间的绝缘产生影响,一般会采用无线测温方式,测温探头与测温集中单元之间不直接连接。测温探头采用电池供电或电流互感器取电等技术,电池供电方式需要更换电池,不利于长期运行,电流互感器取电技术在电流较小时不能很好工作,其运行受负载水平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期工作的基于无线供电的带电体测温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长期工作的基于无线供电的带电体测温方法,包括测温控制模块和测温点模块,所述测温控制模块通过外部电源输入市电供电,外部电源通过稳压单元稳压后,进入集中主控单元,所述集中主控单元内部通过通讯部件与测温点模块通讯,所述测温点模块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能源,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被测带电体上,将数据采集到测温点主控单元后,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测温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主控单元为多路发组元件提供能源并控制其发光时间,发光组件与测温集中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插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主控单元还含有定时开关,用来间歇性定时点亮发光组件,从而可以延长发光组件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为半指向性发光部件,安装发光元件时,需将半指向性发光元件的光照区域对准测温点模块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点模块具有多组,分布在间隔的测带电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无线输送能源的方式,由测温集中控制模块以无线方式给测温点模块输送能源,无需更换电池,测温不受负载水平影响,可以长期免维护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工作的基于无线供电的带电体测温方法,包括测温控制模块和测温点模块,所述测温控制模块通过外部电源输入市电供电,外部电源通过稳压单元稳压后,进入集中主控单元,所述集中主控单元内部通过通讯部件与测温点模块通讯,所述测温点模块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能源,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被测带电体上,将数据采集到测温点主控单元后,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测温控制模块。
工作时,测温集中控制模块由稳压单元、集中主控单元和多个半指向性发光部件组成。外部能源输入采用市电供电,对于高压环境,通过电压互感器取电。外部电源通过稳压单元稳压后,进入集中主控单元。集中主控单元内部具有通讯部件,能与多个测温点模块通讯,集中主控单元还含有定时开关,用来间歇性定时点亮发光元件,从而可以延长发光元件寿命。一套集中主控单元可以为多路发光元件提供能源并能分别控制其发光时间。发光元件与测温集中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插接件连接。安装发光元件时,需将半指向性发光元件的光照区域对准测温点模块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测温点模块整体采用低功耗技术,通过一块较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的能源,就可以维持工作。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被测带电体上,数据采集到测温点主控单元后,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测温集中控制模块。多个测温点模块的数据在测温集中控制模块汇总后,进行显示、传输等处理。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