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亚光有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3786.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纪翔;青双桂;白小庆;白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20;C08L79/08;C08K9/00;C08K3/36;C08K3/3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亚光 有色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亚光有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不仅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强度,而且电气强度、绝缘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液晶显示、医疗等行业领域。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对聚酰亚胺特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某些特殊领域,还会需要特殊的薄膜颜色,如在用作覆盖膜时,由于聚酰亚胺薄膜本身是黄色透明的薄膜,将其直接覆盖于印刷电路板上时,电路布局仍被可被观察清楚,不利于保护电路涉及的行业机密。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需要在制备过程中进行着色、消光等操作使所得薄膜具有低光泽度、低透光率的特性,从而达到保护印刷电路布局的目的。
在制品的着色过程中,着色剂在聚酰胺酸树脂中的分布,即着色剂与树脂的复合技术是实现均匀稳定着色的关键。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无机颜料进行着色,然而,无机粒子与有机树脂的相容性差,在薄膜成形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脱落、沉降等现象,导致薄膜颜色的均匀性变差;尽管可以通过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来解决无机粒子与有机树脂的相容性问题,但还是存在因添加无机粒子后影响薄膜本身性能(如力学性能等)的问题。
近年来,已有企业通过采用有机颜料与无机颜料混用以解决传统聚酯类产品无法耐高温的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431185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红色颜料和聚酰胺酸,所述红色颜料由重量比分别是60份至90份无机颜料和10份至40份的有机颜料组成,红色颜料占聚酰胺酸中的重量比为1%至5%,同时上述红色颜料在使用前先与异氰酸酯进行处理,所述处理是将异氰酸酯、红色颜料在溶剂中加热搅拌分散,处理温度为80至100℃,合成时首先将已经混有红色颜料和异氰酸酯的反应溶剂放入反应釜,然后加入二胺,搅拌溶解后加入二酐,控制最后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达到90000±5000CP,然后脱泡流延成膜即可。按该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红色聚酰亚胺薄膜可承受的温度为260-350℃;另外,该发明通过将红色颜料与异氰酸酯在高温条件下处理,使其表面部分生成酰胺键,提高颜料在酰胺类溶剂中以及在反应后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体系中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一并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机颜料在聚酰亚胺薄膜后期成形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脱落、沉降等导致颜色的均匀性和分散性不好的技术问题。但是,该申请仍然需要用异氰酸酯来处理红色颜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所得薄膜的性能;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在研究分析中发现,异氰酸酯的使用导致所得薄膜的耐高温性能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此外,异氰酸酯的使用在后续聚酰胺酸树脂的热亚胺化过程中散发刺激性臭味,操作环境不友好,影响大气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亚光有色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有色聚酰亚胺薄膜颜色均匀、无色差,在具有耐高温性能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持薄膜本身的电气强度、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耐高温亚光有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有机颜料作为着色剂,将着色剂置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进行剪切分散和超声分散,得到着色剂分散液;
2)取消光剂和滑石粉置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进行剪切分散和超声分散,得到无机填料消光剂分散液;
3)取上述着色剂分散液和无机填料消光剂分散液置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之后加入二胺和二酐按现有常规工艺制备成膜。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颜料的用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优选为聚酰亚胺重量的5-15%。所述的有机颜料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选择,通常可以是红色有机颜料(如可以是选自苝系类、蒽醌类和苯并咪唑酮类红色有机颜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绿色有机颜料(如酞青绿等)或蓝色有机颜料(如酞青蓝等)。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和2)中,所述剪切分散可以在篮式研磨机、球磨机或砂磨机等设备中进行,分散的时间通常为0.5-5小时,转速通常为2000-3000rpm。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10小时,超声频率通常为20-40KHz。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消光剂的用量通常为聚酰亚胺重量的2-15%。所述消光剂的选择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选择,通常可以是二氧化硅和/或二氧化钛,具体的牌号可以是格蕾丝消光粉C809、格蕾丝消光粉ED30、德固赛OK412、德固赛OK500、德固赛OK520、德固赛OK607等。所述消光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10μm。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滑石粉的用量通常为聚酰亚胺重量的0.1-10%,优选采用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滑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