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2898.6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7 | 分类号: | H01R13/707;H01R13/703;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插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作为现代电气化设备接入电路的媒介,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而我国家用电器用电电压为220V属于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电压等级。在生活中婴幼儿触电事故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用电安全问题,为了保护婴幼儿因好奇而使用异物误捅插座导致触电事故,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安全插座,其中以在插口处设置塑料挡板和延时性插座应用范围最广,但塑料挡板设计为防止婴幼儿误触,以设置塑料挡板的大阻力以阻挡婴幼儿在手持危险物体捅入插座,但同时因插座内部触电仍处于通电状态,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而延时安全插座则需要内部设置电子元器件,相对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安全插座无法实现插座插孔内电路的通断从而导致的保护效果不佳或电子延迟设计的安全插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本发明通过研究儿童因插座导致的安全事件多为儿童持导体捅入单个插孔的现象提出一种对控式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插孔内电路连接状况,从而达到更高的保护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包括外壳和插座触片,联动触点装置、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挡板、联动杆、动触点和扭力弹簧;动力挡板及联动杆的一端与动触点固定绝缘连接,第二静触点与插座触片电连接;动力挡板经联动杆带动动触点旋转至不同位置从而使与第二静触点经动触点的作用与第一静触点接通或断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挡板位于外壳插口下方,插座触片上方,并以联动杆为轴转动;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位于动触点旋转方向两侧;动触点为导体材质;由动触点旋转至不同位置从而导通或断开第一静触点于第二静触点的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触点为绝缘触点,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位于动触点旋转方向上或在其一侧,由动触点旋转至不同位置从而挤压或释放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触点装置、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各有两组,两组联动触点装置、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可位于插孔同侧设置或分别在两侧设置,当一侧插孔有异物或插头插入时,该孔下方动力挡板倾斜角度发生改变经联动杆带动动触点转动,当动触点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经由动触点作用使对侧插孔相应的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插座触片接入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有固定联动杆及扭力弹簧的固定结构,扭力弹簧套在联动杆上,其一端与联动杆或动触点连接形成支撑,另一端与外壳连接形成支撑,从而使联动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自动复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触点装置中的动触点可设置于动力挡板背部或侧面形成一体结构,联动杆与其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延长至与动触点旋转方向上或触点旋转方向的一侧或两侧,通过联动装置的转动以挤压或导通的方式使得第一静触点与第二静触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杆上设有用于安装扭力弹簧的孔,扭力弹簧套在联动杆上,一端插入联动杆上的孔中,另一端支于外壳或动力挡板上形成扭力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插座触片可为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触点一端有电线安装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在位于两个插座触片中间的位置设有绝缘固定结构。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其插座中插孔内部的通电状态为可控状态,通过一个插孔上设置的联动触点装置控制另一个插孔内部的通电状态而本侧插孔处于断路状态,从而有效防止儿童触电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在插头插入时,两个联动触点装置同时启动,从而使两个插孔均接入电路,可以满足正常使用。
(3)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通过扭力弹簧控制联动触点装置的启动和复位,使用方便。
(4)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2中联动触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联动触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2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