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影响半径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62437.9 | 申请日: | 2017-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洪本根;王观石;胡世丽;龙平;罗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C22B3/04;C22B59/00 |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稀土 原地 单孔 影响 半径 计算方法 | ||
1.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影响半径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试矿体的饱和体积含水率,
现场取样测试矿体试样的密度和质量含水量,采用关系式(1)计算矿体的饱和体积含水率;
关系式(1):
关系式(1)中: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ds为矿体试样颗粒相对密度,w为矿体试样的质量含水量,ρ为矿体试样的密度,ρw为水的密度;
第二步:测试矿体的土-水特征曲线,
采用现有技术测试矿体不同体积含水率对应的基质吸力,通过关系式(2)拟合测试数据,确定拟合参数;
关系式(2):
关系式(2)中:θ为体积含水率,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θr为残余体积含水率,λ、m、n为拟合参数,ψ为基质吸力,单位为kPa;
第三步:设定单孔注液影响边界的饱和度,计算影响边界的负压水头值,
采用关系式(3)计算影响边界的负压水头值;
关系式(3):
关系式(3)中:hf为影响边界的负压水头值,ρw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ψ为基质吸力,单位为kPa,ψb为影响边界上的基质吸力,单位为kPa,ks为饱和渗透系数,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采用关系式(4)计算非饱和渗透系数k;
关系式(4):
关系式(4)中: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ks为饱和渗透系数,m为拟合参数,S为土体相对饱和度;采用关系式(5)计算土体相对饱和度S;
关系式(5):
关系式(5)中:S为土体相对饱和度,θ为体积含水率,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θr为残余体积含水率,ψ为基质吸力,单位为kPa,λ、m、n为拟合参数,且m=1-1/n;
第四步:计算单孔注液影响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系数,
由关系式(4)可得非饱和渗透系数,采用关系式(6)计算单孔注液影响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系数;
关系式(6):
关系式(6)中:kd为单孔注液影响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系数,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θ为体积含水率,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θ1为影响边界上的体积含水率;
第五步:计算注液孔底所在平面上影响边界与注液孔周的距离,
采用关系式(7)计算注液孔底所在平面上影响边界与注液孔周的距离;
关系式(7):
关系式(7)中:a为注液孔底所在平面上影响边界与注液孔周的距离,θ1为影响边界上的体积含水率,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θi为初始体积含水率,β为反映含水率随径向距离变化快慢的常数;
第六步:计算体积含水率随径向距离变化快慢的常数,
将关系式(3)、关系式(6)、关系式(7)代入关系式(8)中即可计算含水率随径向距离变化快慢的常数;
关系式(8):
关系式(8)中:β为反映含水率随径向距离变化快慢的常数,kd为单孔注液影响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系数,hf为影响边界的负压水头值,a为注液孔底所在平面上影响边界与注液孔周的距离,r0为注液孔半径,z为注液孔深度方向的坐标,向下为正方向,c为注液孔中积水深度,r为径向坐标,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
第七步:计算单孔注液的影响半径,
根据关系式(8)可以解出对应孔中积水深度下的参数β,运用关系式(7)便可计算a,由此单孔注液的影响半径可由关系式(9)进行描述;
关系式(9):
R=a+r0 (9),
关系式(9)中:R为单孔注液的影响半径,a为注液孔底所在平面上影响边界与注液孔周的距离,r0为注液孔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影响半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注液孔中积水深度c由以下方法确定:在稀土矿区选择一平整场地,采用洛阳铲钻5个注液孔,孔深为2.5m,孔径为0.18m,每个注液孔内放置Ф50mm的PVC管插至孔底,PVC管与注液孔壁之间用柴草填充,防止孔壁塌陷,PVC管下半段均匀开有小孔,以便水从PVC管中流出;将高位池中的上清液经1根Ф20mm的PVC主管向注液孔内连续注液,在连接5个注液孔的分支PVC管上分别安装一个水龙头和一个水表,通过水龙头和水表控制5个注液孔的注液强度,达到稳渗时,采用数显型液位变送器测试注液孔中对应的积水深度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24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