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的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2085.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29 | 分类号: | C11D1/29;C11D3/20;C11D3/22;C11D3/34;C11D3/37;C11D3/38;C11D3/382;C11D3/384;C11D3/386;C11D3/50;C11D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素 油污 强力 洗剂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洗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提取物、微生物菌群复配而成的一种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厨房向来是油烟重地,面对油腻腻的厨房,想必很多主妇都很头痛。油垢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或油渍遇热产生氧化,而氧化后的油分子会产生黏性,如果在此阶段没有实时清除,冷却后就会变成油垢,日积月累下来,清除的困难度渐增,就成了令人伤脑筋的顽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能有效渗透并瓦解较厚油层油脂及碳垢,使其从物体表面脱落并乳化且不伤害物体表面,无毒无害,不腐蚀金属等其他物品的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它由汉防己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纳豆发酵提取物、羟基胆钙化醇、β-甘露聚糖酶、戊糖片球菌、艾叶油、绿茶香精 、AES、 益生菌群、甲基乙基酯、鱼胶原蛋白、TX10乳化剂、海藻糖、卡松2 、多库酯钠、酵素、醋酸、苹果香、水混合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如下:
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汉防己提取物 1.8%甘草酸二钾1.9% 纳豆发酵提取物 1.7%
羟基胆钙化醇 2.3%β-甘露聚糖酶1.9% 戊糖片球菌 2.1%
艾叶油 1.9%绿茶香精 1.6%AES 3.7%
益生菌群 1.2%甲基乙基酯 1.1%鱼胶原蛋白 1.3%
TX10乳化剂 0.7%海藻糖 1%卡松2 0.5%
多库酯钠 0.6%酵素 1.2%醋酸 1.1%
苹果香 1.5%水70.9%
配制工艺
本发明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是按上述重量百分比配齐,混合制成,其步骤:将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汉防己提取物与甘草酸二钾、纳豆发酵提取物加入恒温30.1°C的水中搅拌105分钟,再加入羟基胆钙化醇、β-甘露聚糖酶、戊糖片球菌、艾叶油高速搅拌106分钟,并配以绿茶香精 、AES、益生菌群、甲基乙基酯、鱼胶原蛋白、TX10乳化剂、海藻糖、卡松2恒温在32.1°C均质搅拌108分种,将容器恒温在36.1°C密封发酵23.1小时,再加入多库酯钠、酵素、醋酸、苹果香高速搅拌110分钟,它能有效渗透并瓦解较厚油层油脂及碳垢,然后恒温在33.1°C容器内静置29.1小时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
能有效渗透并瓦解较厚油层油脂及碳垢,使其从物体表面脱落并乳化且不伤害物体表面,无毒无害,不腐蚀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等其他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酵素重油污强力清洗剂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汉防己提取物 1.8%、甘草酸二钾1.9%、纳豆发酵提取物 1.7%、羟基胆钙化醇 2.3%、β-甘露聚糖酶1.9%、戊糖片球菌 2.1%、艾叶油 1.9% 、绿茶香精 1.6%、AES 3.7%、益生菌群 1.2%、甲基乙基酯 1.1%、鱼胶原蛋白 1.3%、TX10乳化剂 0.7%、海藻糖 1%、卡松2 0.5%、多库酯钠 0.6%、酵素 1.2%、醋酸 1.1%、苹果香 1.5%、水70.9%,混合制成。其步骤:将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汉防己提取物与甘草酸二钾、纳豆发酵提取物加入恒温30.1°C的水中搅拌105分钟,再加入羟基胆钙化醇、β-甘露聚糖酶、戊糖片球菌、艾叶油高速搅拌106分钟,并配以绿茶香精 、AES、益生菌群、甲基乙基酯、鱼胶原蛋白、TX10乳化剂、海藻糖、卡松2恒温在32.1°C均质搅拌108分种,将容器恒温在36.1°C密封发酵23.1小时,再加入多库酯钠、酵素、醋酸、苹果香高速搅拌110分钟,它能有效渗透并瓦解较厚油层油脂及碳垢,然后恒温在33.1°C容器内静置29.1小时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2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医昆虫学样本诱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业害虫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