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60944.9 | 申请日: | 2017-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煜;杨哲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模块 光源模块 倾斜面 背光结构 底板 发光元件 倾斜面具 导光板 遮光层 嵌合 容置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包括:具有第一倾斜面的光源模块且第一倾斜面具有凹槽,凹槽用以容置发光元件;具有导光板及遮光层的导光模块,导光模块一侧具有第二倾斜面;以及用以承载导光模块及光源模块的底板。其中,光源模块通过第一倾斜面与导光模块的第二倾斜面相互嵌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或电激发光模块的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最早于1965年问世,当时是以GaAs(砷化镓)材料作为基材的红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其发光效率(光通量)每瓦仅约0.1流明。随着LED封装技术及发光效率的提升,体积小、耗电量低、寿命长及操作反应迅速的LED也跟着问世。而由于节能减碳的需求及环保意识的抬头,世界各国也开始逐步地以LED取代传统的钨丝灯泡或汞灯。目前LED已广泛地应用于号志灯、广告灯、汽机车光源、室外或家用照明装置、显示器或电脑周边装置等电子产品的背光光源。
于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背光模块常在组装过程中由于LED无法与导光板密合的缘故而产生漏光的现象,为了解决漏光的问题,各家电子厂商也开始研发与设计不同的背光模块,如于中国专利公开第CN101922662A中提出一种将LED倾斜地装设于支撑架的背光结构,倾斜设置的LED使其出光面不会高于导光板而可降低漏光情况发生的几率,但于该前案技术中,除了要让LED倾斜地装设外,还需要让LED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对齐,如此不仅使组装程序较为繁琐,且组装过程中若LED并未正确定位,仍然会有漏光的情况发生。
是以,如何简化背光模块的组装程序同时有效降低漏光情况的发生,为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漏光且便于组装的背光结构。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其包括:
光源模块,具有第一倾斜面且第一倾斜面具有凹槽,凹槽用以容置发光元件;
导光模块,具有导光板及遮光层,导光模块一侧具有第二倾斜面;以及
底板,用以承载光源模块及导光模块;
其中,光源模块通过第一倾斜面与导光模块的第二倾斜面相互嵌合。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导光模块进一步包括反射层,反射层用以反射光源模块所产生的光线。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光源模块为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芯片。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光源模块为电激发光模块,发光元件为电激发光芯片。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倾斜面与光源模块的底表面的夹角小于90度。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倾斜面与导光模块的底表面的夹角大于90度。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倾斜面与光源模块的底表面的夹角大于90度。
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倾斜面与导光模块的底表面的夹角小于90度。
附图说明
图1A至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结构;以及
图2A至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CP 第二倾斜面
α、β 夹角
10a、10b 光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光均匀度高的导光板网点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镭射网点密度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