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0733.5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刚;毛雄志;郑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37/00 | 分类号: | F16D37/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式增扭磁 流变 离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包括外壳体、端盖、输入轴、输出套筒、输出轴、钢球、挤压活塞及电磁线圈;所述的输入轴与外壳体的一端连接,外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磁流变液和输出套筒,所述的输出轴穿过端盖伸入外壳体,与输出套筒连接,且与输入轴同轴;外壳体内输出轴上设有电磁线圈,输出套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移动方向与输出轴轴线平行,活塞与输出套筒之间设有弹簧,活塞和电磁线圈之间的输出套筒侧壁上设有泄流口。本发明在活塞和钢球的复合挤压作用下,增加了本发明的扭矩,提高了本发明的传递效率,实现了快速响应;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密封性好、经济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主要由在磁场下可极化的微米级(0.01~10µm)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铁磁性细微颗粒、能使磁性颗粒均匀分散的溶剂(水、矿物油、硅油等)及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稳定悬浮液体。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流体,其屈服应力和黏性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基于磁流变液的这种特殊力学性质,它们能用于外加磁场控制的器件,如磁流变离合器、阻尼阀、磁流变减震器等。
磁流变离合器是磁流变液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磁流变离合器是由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传递转矩的器件,磁流变离合器是通过对外加磁场强度的控制实现离合器结合、分离功能,甚至可以实现扭矩传递的无级变化控制。它克服了传统离合器易磨损、噪声大等缺点,以其结构简单、能耗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步。其中,根据磁流变离合器在器件中所形成的几何形状大致可分为圆筒式磁流变离合器、圆盘式磁流变离合器、碟片式磁流变离合器等。
但是,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不足、扭转力不够的问题,一直制约着磁流变液的发展,过低的传递效率使得该项技术的现实应用并不广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扭转力和传递效率高的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包括外壳体、端盖、输入轴、输出套筒、输出轴、挤压活塞及电磁线圈;所述的输入轴与外壳体的一端连接,外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磁流变液和输出套筒,所述的输出轴穿过端盖伸入外壳体,与输出套筒连接,且与输入轴同轴;外壳体内输出轴上设有电磁线圈,输出套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移动方向与输出轴轴线平行,活塞与输出套筒之间设有弹簧,活塞和电磁线圈之间的输出套筒侧壁上设有泄流口。
上述的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中,所述的输出套筒上设有若干沿径向设置的盲孔,盲孔内设有钢球,钢球通过弹簧与盲孔底部连接。
上述的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中,所述外壳体、端盖与输出套筒均采用非导磁材料,活塞采用导磁体材料。
上述的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中,所述输出轴与端盖之间设有轴承与密封圈。
上述的挤压式增扭磁流变离合器中,所述输入轴外壳体之间、端盖与外壳体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磁线圈通电时,磁流变液由类牛顿态流体转变为类固态流体传递转矩,钢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移,对磁流变液挤压;同时,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塞产生移动,对磁流变液挤压,在活塞和钢球的复合挤压作用下,增加了本发明的扭矩,提高了本发明的传递效率,实现了快速响应;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密封性好、经济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