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0546.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牧义之;林畅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干涉 装置 原子 振荡器 电子设备 以及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例如基于铷、铯等碱金属的原子的能量转变来进行振荡的振荡器。
作为这样的振荡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原子钟表:具有VCSEL(垂直共振器面发射激光器)、室以及光检测器、和收纳它们的封装件。此外,专利文献1的原子钟表为了将VCSEL的温度保持恒定,具有向VCSEL提供热能的加热模块和包围VCSEL的等温箱(isothermal cage)。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原子钟表系统,该原子钟表系统具有:具有VCSEL、室、光电二极管以及加热元件的器件、包围器件的桥接框架、以及连接器件与桥接框架的系链。该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为了减少导热引起的VCSEL的温度变化,利用导热性低的材料构成系链。此外,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为了使导热或对流导致的热损耗成为最小限度,将器件、桥接框架以及系链收纳在真空器件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85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972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原子钟表和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中,实现了减少导热或对流导致的VCSEL的温度变化,但对于辐射引起的VCSEL的温度变化,对策并不充分。因此,在这样的现有振荡器中,存在不能抑制由于VCSEL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激光的波长变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并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变动的量子干涉装置以及原子振荡器,并且提供具有该量子干涉装置的可靠性优异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来实现。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原子室,其密封有碱金属原子;光源,其射出激励所述原子室内的所述碱金属原子的光;光检测部,其检测透过所述原子室的所述光;封装件,其具有至少收纳所述光源的内部空间;以及反射部,其配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光源之间,对于波长4μm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50%以上。
根据这样的量子干涉装置,能够抑制封装件与光源之间的辐射产生的热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的变动。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外表面。
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从光源向封装件传递辐射热。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
由此,能够利用反射部使光源的辐射热高效地反射,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热量向封装件逃逸。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在射出所述光的一侧。
由此,光源的射出光的部分尤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光的波长变动。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具有支承所述光源的支承部,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光源侧。
由此,能够有效减少封装件与光源之间的辐射产生的热传递。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至比大气压低。
由此,能够减少内部空间中的对流引起光源的温度变化。
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具有将所述原子室和所述光源一并支承于所述封装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的导热率为0.1W·m-1·K-1以上40.0W·m-1·K-1以下。
由此,能够抑制经由光源与封装件之间的支承部件的导热,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温度变化。
本发明的原子振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
由此,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并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变动的原子振荡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
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量子干涉装置。
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移动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