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9983.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堰;郭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C3/02 | 分类号: | B07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邮件 分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邮件通道、以及位于所述邮件通道出口处的入格组件;所述邮件通道包括后挡板和前挡板,所述后挡板倾斜设置在机架上,前挡板与后挡板平行设置在机架上,且与后挡板组成邮件通道;所述入格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内部的腔体内,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短柄,所述短柄具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联动的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一体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一转动端子连接,在所述转动端子上还安装有翻板,所述翻板可在电机、短柄、连杆和转动端子的带动下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政物流分拣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邮件分拣机通常采用皮带夹送或投入轮的方法将邮件送入运动格口中。采用皮带夹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能夹送过厚的邮件,一般夹送邮件厚度小于10mm;采用投入轮的方法,这种方法需使投入轮每个扇形储存口与每个运动格口做机械对应,一旦出现问题,整个装置需重新调整,投入轮的结构复杂,调整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邮件通道、以及位于所述邮件通道出口处的入格组件;
所述邮件通道包括后挡板和前挡板,所述后挡板倾斜设置在机架上,前挡板与后挡板平行设置在机架上,且与后挡板组成邮件通道;
所述入格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内部的腔体内,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短柄,所述短柄具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联动的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一体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一转动端子连接,在所述转动端子上还安装有翻板,所述翻板可在电机、短柄、连杆和转动端子的带动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后挡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通过预设在机架上的若干连接孔与机架连接,所述后挡板和前挡板间的距离由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决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可替换为旋转电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连杆机构控制邮件自由下落的方式将邮件送入运动格口中,对邮件的厚度允许范围大,结构简单,入格准确,控制简便,维修调整难度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翻板1、连杆2、短柄3、电机4、后底板5、前挡板6、机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邮件分拣的入格装置,包括翻板1、连杆2、短柄3、电机4、后底板5、前挡板6、机架7。短柄3安装于电机4上,翻板1与短柄3通过连杆2连接,形成连杆机构。后挡板较铅锤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于机架7上,前挡板6平行于后挡板5安装于机架7上,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距离即为邮件通过的方向。
参见图2,所述翻板1、连杆2、短柄3组成连杆机构,且通过电机4带动短柄3旋转,短柄3通过连杆2带动翻板1完成打开关闭动作,短柄3两死点位置分别对应翻板1的打开和关闭状态,故机构在打开与关闭两极限位置时翻板1处于自锁状态,保证了邮件存放和入格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歇抛射式物料分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纱筒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