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制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845.9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苏梅;马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柯菲平盛辉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P9/00;A61P9/10;A61P17/02;A61P9/14;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酮Ⅱ A磺酸钠 血管新生 制备 新用途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医药中的新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制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医药中的新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制备通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不但在女性月经周期、创伤修复、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发生,同时与机体多种病理(如缺血性疾病、溃疡,中风,恶性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脏冠状动脉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性及炎性疾病等)过程也有紧密相关。因此调节血管的生长,能有效对疾病的发病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俗称“药物搭桥”,即通过某些药物干预,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或受体活性,促进新的小血管生长,建立能够有效供血的侧支循环,完成心肌缺血区域血管的自我搭桥,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如针对生长因子VEGF、FGF或Angiopoietin-1等的基因疗法或蛋白质疗法,美国Cardium Therapeutics公司的产品Generx是血管生成FGF4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心肌微血管功能不全,目前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中医学有不少关于“气能生血”、“气血互根”、“血为气母”等理论,且血管概念与脉相近,血络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相似,这奠定了中药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理论基础。
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中最丰富、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丹参酮,含有邻醌或对醌结构(结构式如式1所示)。由于醌类成分易被还原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再被氧化又易转变为醌,在转变过程中起电子传递作用;同时,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容易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并作为生物反应的辅酶对某些生化反应起促进或干扰作用,因此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如扩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保护心肌细胞以及抗感染、抗癌等作用。血管生成能够帮助肌体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根本上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病情,在冠心病、缺血性脑栓塞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恢复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促进血管新生治疗药物领域中的应用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制药方面的新用途,即在通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在炎症性血管生成动物模型上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应用。
所述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由多种途径进行个体给药,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等。相应地,所述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与药用载体制备成口服制剂和注射剂。
附图说明
图1不同剂量的DST凝胶在sponge植入二周后对VEGF mRNA相对于空白对照的表达量并与21mg的丹参多酚酸盐凝胶对比
图2不同剂量的DST凝胶在sponge植入二周后对新生血管的影响并与21mg的丹参多酚酸盐凝胶对比
具体实施例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柯菲平盛辉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柯菲平盛辉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下一篇:护肤品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