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816.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根;吴炳青;赵子津;吴德祥;胡克玲;侯金锋;虞伟;吴宝珍;卢阳阳;郭征;季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1/06;A01C2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94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绿豆 田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裂荚是豆科植物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裂荚是指豆类在成熟期果荚沿着荚皮的背、腹缝线处裂开,然后散播出种子的现象,这是豆科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繁殖特性,对种子传播、繁衍和保持物种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农业生产上,裂荚会导致种子在收获前大量脱落,给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绿豆,因富含营养且用途多样,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多数品种成熟期很难保持一致,或由于采收不及时,易造成先期成熟的绿豆种荚开裂,种子撒落,大大影响种子收成。为了减轻绿豆裂荚造成的损失,本发明在绿豆生长过程中,通过品种选择、田间管理、营养元素调控、生物活性类物质调控,从而降低或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抗裂荚、产量高且成熟期较一致的绿豆品种,剃除病虫粒、杂粒、小粒、硬实粒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用于生产;
(2)种子处理:将种子反复搓揉后放在日光下暴晒1-2d,有利于杀灭种皮表面部分病菌,同时增加种皮通透性,有利于田间吸水萌发,每亩种子用30-50g根瘤菌接种有利于高产;
(3)适期播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春播或秋播,春播时气温稳定在10-20℃,播后覆盖地膜;
(4)播种密度:采用穴播或条播,播种密度为6000-10000株/667m2;
(5)田间管理:667m2施农家肥1500-2000kg作基肥,播后田间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0-30%;同时,根据苗子长势,叶面喷施5%的尿素水溶液,绿豆开花时,混合喷施2%的蔗糖溶液和1%的氯化钙水溶液;
(6)采收:一天中的采收时间为早晨9:30前或下午4:30后,这段时间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不易裂荚。
所述步骤(2)中种子处理时,种子播前用每公斤3g钼酸铵粉剂拌种,有利于控制裂荚。
所述步骤(5)中绿豆开花时,混合喷施2%的蔗糖溶液和1%的氯化钙水溶液,有利于控制裂荚。
所述步骤(5)中绿豆结荚后,喷施2%的硫酸锌水溶液,有利于控制裂荚。
所述步骤(5)中绿豆开花时,喷施30mg/kg的褪黑素溶液。
所述步骤(5)中绿豆结荚后,喷施1%的果胶酶水溶液,软化豆荚。
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本发明在田间管理时对绿豆的营养元素调控和生物活性类物质调控进行精确设计,同时,本发明种植规范、科学合理可以大大减少裂荚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控制绿豆田间裂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抗裂荚、产量高且成熟期较一致的绿豆品种。剃除病虫粒、杂粒、小粒、硬实粒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用于生产。
(2)种子处理:将种子反复搓揉后放在日光下暴晒1-2d,有利于杀灭种皮表面部分病菌,同时增加种皮通透性,有利于田间吸水萌发。每亩种子用30-50g根瘤菌接种有利于高产。
(3)适期播种:种子播前用每公斤3g钼酸铵粉剂拌种,有利于控制裂荚,控制绿豆田间裂荚,适宜播期很重要,可以春播或秋播,切忌夏播(裂荚率25%),春播时气温稳定在10℃以上,播后覆盖地膜。
(4)播种密度:采用穴播或条播,切忌撒播,适宜播种密度为8000株/667m2左右,裂荚率仅为7.8%。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绿豆高产和品质提高,也容易造成绿豆裂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未经明光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公路边坡环保绿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