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丸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770.4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力;杨林志;付国强;鲁彩江;王兆光;蔡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3/05 | 分类号: | B07B13/05;B07B13/14;B07B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丸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物体筛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对抗比赛当中,部分机器人拥有独立的大弹丸和小弹丸发射机构,两种弹丸的直径分别为42mm和17mm,且大弹丸发射机构不能发射小弹丸。比赛时,所述机器人初始大小弹仓含弹量均为零,且不能对该大小弹仓进行人为补给,而必须通过赛场内特定装置获取弹丸。通过该装置获取的弹丸为混合弹丸,即其中包含大弹丸和小弹丸。根据上述规则,机器人若要使用混合弹丸,则需对大小弹丸进行分离。并且经过分离所得到的大小弹丸,应能够被输送到安装于机器人上的对应弹仓当中,以供机器人使用。
除以上要求外,所述机器人的展开尺寸(比赛时的最大尺寸)受限,要在有限的空间内给机器人安装分离大小弹丸的装置,则该装置除需满足能分离并输送弹丸的基本条件之外,还需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
而满足上述要求的分离装置还尚待完善。中国专利CN201610701626.4介绍了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发射机构,其结构精巧,通过两侧电机驱动能够连续供弹进而实现弹丸的连续发射,但其弹仓仅为单一小弹丸弹仓,不具有大小弹丸分离的装置。鉴于此,很有必要进行大小弹丸分离装置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丸分离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不同直径的弹丸的筛选分离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小弹丸分离装置,包括弹丸输出管、拨盘、电机和转轴,弹丸输出管背侧开有槽口,弹丸输出管与弹仓底部落弹口凸台套接紧固;电机通过螺钉与弹仓底部固接;弹仓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下凸台,弹仓上部亦有均匀分布的四个上凸台;上部弹仓壁与弹仓上部同轴安装并紧固;弹筒与弹仓上部底端套环并紧固;轴承设于弹仓上部的轴承安装孔座内;拨片通过螺钉与拨盘连接;拨盘通过其半圆孔与电机轴连接;转轴与拨盘连接并通过螺钉紧固;四孔拨盘与转轴连接,并通过锁扣紧固。
所述弹仓底部落弹孔壁向外伸出,与弹丸输出管套接并固定;输弹管导槽中心指向弹仓底部中心。
所述弹仓底部与弹仓上部通过四根支撑管连接;弹仓上部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大弹落弹孔,四个弹筒套接于弹仓上部底端并紧固;弹筒与弹仓底部的间隙的垂直距离大于大弹丸的直径;轴承安装于弹仓上部的轴承安装孔座内。
所述拨盘通过半圆孔与电机连接;四块拨片通过螺钉与拨盘连接,且互成90°角。
所述转轴与上、下凸台互成90°。
所述的底部结构,由弹仓底部和输弹管组成,弹仓底部具有槽孔,该槽孔比小弹丸稍大,可以通过小弹丸;大弹丸只能从其落弹孔通过;落弹孔壁向外伸出,与输弹管套接并固定;输弹管导槽中心指向弹仓底部中心。
仓储结构包括弹仓底部、支撑管、弹仓上部、弹仓壁和弹筒,弹仓底部与弹仓上部通过四根支撑管连接;弹仓上部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落弹孔,允许大弹丸通过;四个弹筒套接于弹仓上部底端并紧固,弹筒长度近似于大弹丸直径;弹筒与弹仓底部的间隙的垂直距离稍大于大弹丸的直径;轴承安装于弹仓上部的轴承安装孔座内。
所述的拨盘结构,包括拨盘、拨片,拨盘通过半圆孔与电机连接;四块拨片通过螺钉与拨盘连接,且互成90°角;电机转动,驱动拨盘、拨片转动,使得位于弹仓底部中的弹丸随之转动,小弹丸通过槽孔落出,大弹丸从输弹管落出,若小弹丸进入输弹管,则会从其槽孔落出,从而实现大小弹丸分离。
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转轴、拨盘、拨片和四孔拨轮等,转轴与拨盘连接并通过螺钉紧固;四孔拨盘通过孔与转轴连接,并通过锁扣紧固;转轴上下连接凸台间转动了90°的角度,使得电机转动带动拨片和四孔拨盘转动时,弹丸能够顺利落到拨片的间隙之中,进而完成弹丸分离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仓储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拨盘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转动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弹丸分离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固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茶叶自动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