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黄胶囊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59518.3 申请日: 2017-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8619264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陈美娟;田吉;吴知桂;章卓;顾立;段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18 分类号: A61K36/718;A61K9/48;A61K47/36;A61P3/10;A61P13/12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陈明龙
地址: 646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胶囊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大黄、黄连、黄芩、丹参、葛根。本发明根据处方中各药味的性状、功效及有效成分的性质,结合生产实际研究,提出非常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服用的参黄胶囊,对于温和良好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参黄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属于中医药现代化技术。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的缺失,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据报道本病患病率世界平均水平6.4%,我国已高达9.7%。2型糖尿病约占90%,病因未明,确诊时多数已存在慢性并发症(心、脑、肾、眼、神经等部位病变),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居肿瘤、心血管病后的第三位,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DM病程达10~20年者50%合并DN,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然而,D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除脂中毒、氧化应激、炎症机制外,目前倍受瞩目的是:在DM高糖状态下,肾脏细胞内葡萄糖水平不受胰岛素调控,细胞内高葡萄糖导致糖代谢的多元醇通路激活,该通路限速酶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etase AR)活化,山梨醇和果糖大量产生,在胞内形成高渗性损伤,导致糖尿病肾脏病变,因此,抑制AR活性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DM高糖状态下,机体组织发生广泛的非酶糖化和过氧化损伤,两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非酶糖化及其所形成的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可产生自由基与高反应性的过氧化剂,进而通过糖的自氧化加速AGEs的产生,AGEs在组织中形成和沉积后,可促使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殖,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壁及基底膜结构破坏,在糖尿病肾病中起重要作用并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DM本身存在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 IR)会导致代谢紊乱综合征(血中糖、脂质等升高),并通过脂中毒、AR、AGEs途径、氧化应激等机制导致肾脏病变,代谢紊乱反过来更加重IR,形成恶性循环。

故而目前DN治疗从单纯降糖转向以防治肾脏损害的多危险因素(高糖、炎症、IR、AR、AGEs)综合防治新策略,其中针对AR、AGEs靶点的新药研发成为本病治疗的新方向:

(1)西药:西药AR抑制剂(依帕司他)主治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有过敏、肝损害、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AGEs抑制剂(氨基胍)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正处于实验阶段,AGEs受体阻断剂也处于开发中,到目前为止特异性针对AR、AGEs靶点尚缺乏有效的西药且西药往往存在作用环节单一、不良反应较重的缺点。

(2)中药:因其低毒、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优点而在DN治疗中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文献报道总的研究状况是:以单方、单靶点(AR/AGEs)作用为多,缺乏同时针对AR、AGEs靶点的复方制剂,单方的使用很难体现中医药治疗的辨证论治的整体治疗观,复方制剂在辨证论治、多靶点治疗上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3)组方:泻心汤源自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药典收载剂型为三黄片,现已有成药三黄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功效,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黄便秘;急性胃肠炎,痢疾。但近年现代中医学研究表明方中各药可用于DN治疗,大黄及提取物(大黄酸、大黄素等)通过降糖、降脂、改善IR等改善血管硬化;黄连素通过降糖、抗氧化、降脂、抗血小板聚积、抑制AR而防治DN;黄芩提取物(黄芩苷、黄芩素等)有抗脂质过氧化、拮抗血管紧张素、抑制AR,防治DN;整方用于DN治疗尚鲜有报道:泻心汤用于DN大鼠1篇报道从降糖、降脂、改善IR途径;三黄片与DM临床研究3篇报道从抗炎、抗氧化途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未经西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