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780.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贵浩;佐佐木香;阿部元佳;田代启;安达宏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C08G18/66;C08G18/44;C08G18/12;C08G18/32;C08G18/3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部 装饰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内部装饰使用大量的纤维制品,对于汽车座椅、车门饰件(door trim)等由于司机、乘客的乘降、他们的手直接接触而容易受到磨耗的部位的材料而言,主要使用耐磨耗性良好的由聚酯长纤维形成的织物、编织物。另一方面,对于顶棚等不容易受到磨耗的部位或地毯、行李箱等通常不被人们看见、磨耗所引起的损伤不明显的部位的材料而言,主要使用以再生聚酯短纤维为原料的针刺无纺布。
针刺无纺布是通过利用梳棉机等由聚酯等短纤维形成被称为纤维网(web)的纤维重叠而成的片材,然后用针刺机的带有被称为倒钩(barb)的突起的针将前述纤维网穿刺并机械地将纤维彼此缠绕而得的无纺布。因此,针刺无纺布具有下述那样的优点:比由聚酯长纤维形成的织物、编织物便宜,具有毛毡风格的柔软的表面触感,由于具有伸缩性因此能够成型为任意的形状(易加工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针刺无纺布的耐磨耗性差,因此在用于汽车内容易受到磨耗的部位的情况下,由于磨耗而存在表面触感、设计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作为使用了无纺布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例如,日本特开平8-1330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下述方法而获得的汽车内部装饰表皮材料:对纤维网实施针刺,进一步实施缝编加工,然后使热塑性树脂附着的方法;或者在纤维网中混合粘合纤维并实施针刺,进一步实施缝编加工的方法。此外,日本特开平3-18925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汽车用内部装饰表皮材料,其是在针刺交织无纺布的内侧一体地叠层由聚酯系树脂和聚烯烃树脂形成的纺粘型无纺布而成的。
此外,日本实开平4-12729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无纺布内部装饰材料,其是对将复合纤维混入正规(regular)聚酯纤维而形成的纤维层(纤维网)实施针刺并进行加热,使纤维彼此熔融粘结而成的。此外,日本实公平5-46522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无纺布的一个表面上叠层并含浸发泡胶乳层而成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作为前述无纺布,记载了聚酯针刺无纺布;作为前述胶乳,记载了聚氨基甲酸酯和丙烯酸系树脂。
此外,日本特开平10-120757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聚碳酸酯系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物,记载了能够将其处理成各种纤维素材。
然而,在维持针刺无纺布的触感和易加工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针刺无纺布的触感和易加工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特定的聚碳酸酯系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以特定的担载量附着于聚酯针刺无纺布,能够在维持针刺无纺布具有的触感和易加工性的同时,充分提高耐磨耗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的特征在于,具有:
聚酯针刺无纺布,和
附着于前述聚酯针刺无纺布的聚碳酸酯系聚氨基甲酸酯树脂,
前述聚碳酸酯系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是使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乳化分散在水中,利用具有2个以上选自伯氨基和仲氨基中的至少1种的多胺使其链延长而获得的,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是使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含有30~99质量%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聚碳酸酯二醇的多元醇以前述有机多异氰酸酯的NCO基与前述多元醇的OH基的摩尔比(NCO基摩尔数/OH基摩尔数)为1.5/1.0~1.1/1.0的比例发生反应而得的,且其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式(1)中,R1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n表示使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处于1000~3500的范围内的整数。]
并且,前述聚碳酸酯系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附着量相对于前述聚酯针刺无纺布100质量份为1~15质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部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工序:
使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含有30~99质量%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聚碳酸酯二醇的多元醇以前述有机多异氰酸酯的NCO基与前述多元醇的OH基的摩尔比(NCO基摩尔数/OH基摩尔数)为1.5/1.0~1.1/1.0的比例发生反应,获得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全自动网架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回转变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