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6647.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渊;尹泉;张昭;齐翼;周立宪;刘胜春;孙跃祥;李轩灏;杨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方艳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 振动 试验装置 | ||
1.一种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底座(3)、振动装置(4)、第一横梁(5)、第一夹持装置(6)、第二横梁(7)和多个第二夹持体(8);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均设置于所述底座(3),所述第一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相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6)与所述第一横梁(5)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6)与所述第一横梁(5)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6)用于夹持所述间隔棒;
所述第二横梁(7)与所述第一横梁(5)并行设置,所述第二横梁(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可滑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横梁(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二夹持体(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5)和所述第二横梁(8),并且,各所述第二夹持体(8)均与所述第一横梁(5)和所述第二横梁(8)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振动装置(4)与所述底座(3)相连接,所述振动装置(4)用于与所述间隔棒接触连接且对所述间隔棒提供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4)与所述底座(3)位置可移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5)包括:第一横梁本体(51)和第一伸缩杆;其中,
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相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6)包括:第一连接体(61)、多个第一夹持体(62)和多个第一连接杆(63);其中,
各所述第一连接杆(63)沿所述第一连接体(61)的周向设置,并且,各所述第一连接杆(63)呈预设角度设置;
各所述第一夹持体(62)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杆(63)和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可滑动地连接,并且,各所述第一夹持体(62)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杆(63)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夹持体(62)均用于夹持所述间隔棒;
所述第一连接体(61)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体(61)和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开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第一连接体(61)和所述第一横梁本体(51)通过螺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体(62)包括:第一夹持本体(621)、弯折的第一连接件(622)、以及第四紧固件(623);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622)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夹持本体(621)相连接,所述第四紧固件(623)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22)的第二弯折部,并且,所述间隔棒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本体(621)和所述第四紧固件(623)的第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4)包括:第二夹持本体、弯折的第二连接件、以及第六紧固件;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本体相连接,所述第六紧固件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弯折部,并且,所述间隔棒夹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本体和所述第六紧固件的第一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台(9)和第二夹持装置(10);其中,
所述承台(9)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3)位置可移动地连接,所述承台(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0)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承台(9)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0)通过第七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0)用于夹持所述间隔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6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漏夹具及测漏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重力场振动台试验加卸载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