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胆负压电饭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246.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浩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浩丞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胆负 压电 饭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胆负压电饭锅。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目前的电饭煲种类繁多,电饭锅的锅体材料有陶瓷、搪瓷、铝合金和不锈钢等,内锅的内壁上通常喷涂一层特富龙防焦涂层,使煮饭时不易糊,并且容易清洗。特富龙是含氟树脂的总称,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种含氟共聚物研究发现,特富龙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十几种有害气体,导致一些呼吸道敏感的动物死亡,但这些气体对人体的毒害作用还没有确定。随着美国环境保护署(EPAP)作出决定,勒令美国杜邦公司等8家化学公司逐步减少直至停用制造特富龙不粘涂料所需的核心成分全氟辛酸铵(PFOA)。至此持续了多年的“特富龙之争”终于定下了官方基调,根据EPA要求,在2010年要削减95%的PFOA使用量,到2015年要全面禁用。因此,在不使用特富龙的前提下,如何生产出一种不易粘锅、保温效果好、营养流失少的电饭煲是家电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不易粘锅、保温效果好、营养流失少的双胆负压电饭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相适配的上盖、设置在所述锅体内的外胆及设置在所述外胆下方的发热元件,所述外胆内设置有内胆及与所述内胆相适配的内盖,所述内胆的外侧壁与所述外胆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使用时,所述内盖与所述内胆卡扣且密封连接,所述内胆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相贴合,且所述内胆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的贴合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的面积的一半;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和手动压力解除阀,所述单向止回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所述手动压力解除阀的进气端或出气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外胆内还设置有内胆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内胆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外胆内的卡扣或限位钉或限位柱。
进一步,所述内胆内设置有若干个蒸盘。
进一步,所述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外胆的内底面向上凸起,所述内胆的外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相适配的凹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相适配的上盖、设置在所述锅体内的外胆及设置在所述外胆下方的发热元件,所述外胆内设置有内胆及与所述内胆相适配的内盖,所述内胆的外侧壁与所述外胆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内胆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相贴合,且所述内胆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的贴合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胆的内底面的面积的一半;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和手动压力解除阀,所述单向止回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所述手动压力解除阀的进气端或出气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煲饭时,所述内胆接受到所述外胆传递过来的热量,所述内胆的受热快,从而使得所述内胆内的水受热蒸发,所述内胆内的空气也受热膨胀,所述所述内胆内的空气不断向外排放,同时所述外胆内的蒸汽不断充满所述间隙,对所述内胆内的食物进行蒸制的同时也在所述外胆间隙中产生高压,这时所述内胆内的气压小于所述外胆内的气压,所述内胆内产生相对负压,这样就可以实现低温排气,高温密闭烹饪,能有效降低米饭粘锅的现象,使得清洗变得简单方便,还可有效防止食物营养的大量流失,牢牢锁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能缩短烹饪时间,节约水量,节约电能。另外,所述间隙形成一层空气隔热层,能有效对所述内胆内的食物起到保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锅体1、与所述锅体1相适配的上盖2、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的外胆3及设置在所述外胆3下方的发热元件4,所述外胆3内设置有内胆5及与所述内胆5相适配的内盖6,所述内胆5的外侧壁与所述外胆3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7,使用时,所述内盖6与所述内胆5卡扣且密封连接,所述内胆5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3的内底面相贴合,且所述内胆5的外底面与所述外胆3的内底面的贴合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胆3的内底面的面积的一半;所述内盖6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9和手动压力解除阀10,所述单向止回阀9的进气端与所述内胆5相连通,所述手动压力解除阀10的进气端或出气端与所述内胆5相连通。在所述内盖6的上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提手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浩丞,未经方浩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