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蝇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457.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普云;李萍;任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N37/10;A01N35/02;A01N31/02;A01N27/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10012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蝇 引诱 | ||
一种果蝇引诱剂,由以下组分组成:月桂酸甲酯0.3~2.0%,顺-7-二十三碳烯0.1~1.5%,顺,顺‑7,11-十六碳二烯醛0.1~1.5%,α-蒎烯0.5~2.5%,甲基丁醇1.5~6.0%,乙酯类化合物0.5~3.0%,乙酸1.0~3.0%,糖2.0~12%,吐温80 0.5~1.5%,水67~93.5%。该果蝇引诱剂所选用的有机化合物均为植物、昆虫体内的天然成分,不影响水果的食用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自然天敌,对果蝇两性成虫均有显著的诱集效果,尤其对果蝇雌虫的引诱效果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蝇引诱剂,属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蝇(Drosophila)是一类小型昆虫,在自然条件下多取食腐败的食物如腐烂的瓜果、蔬菜等,仅有少数种类直接为害浆果类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的发展,特别是杨梅、樱桃、蓝莓等浆果类的大面积种植,果蝇在杨梅等浆果类果园内的发生与为害逐渐加重。果蝇为害桨果时,成虫将卵产于新鲜、成熟的果实表面,幼虫钻入果实取食。果蝇为害常导致水果提早脱落和腐烂,对水果品质与产量影响极大。对于杨莓、蓝莓、草莓、樱桃类而言,喷洒农药会严重污染果实,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例如成虫诱杀法就成为控制果蝇在杨梅等浆果类果园为害的关键措施。
在寻找寄主植物的过程中,依靠植物释放的气味物质果蝇成虫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寄主植物,以完成两性交配、产卵。因此,寄主植物中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可用于诱集果蝇成虫。另外,雌虫自身也会释放性信息素用于引诱雄性前来交配。因此,一旦雌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气味混合则对果蝇成虫表现出更强的引诱效果。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果蝇的性信息素按适当比例添加到寄主植物气味混合物中以显著加强引诱剂的作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果蝇引诱剂存在的引诱效果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持效性好的果蝇引诱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果蝇引诱剂,由以质量分数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果蝇引诱剂,所述糖为红糖,白糖或蜂蜜;所述甲基丁醇为2-甲基-1-丁醇或3-甲基-1-丁醇;所述乙酯类化合物为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或苯甲酸乙酯。
3.一种果蝇引诱剂,由以质量分数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4.一种果蝇引诱剂,由以质量分数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选用的有机化合物均为植物、昆虫体内的天然成分,不影响水果的食用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自然天敌。
2、本发明对果蝇两性成虫均有显著的诱集效果,尤其对果蝇雌虫的引诱效果更强,更有利于在应用中高效控制果蝇的发生与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设置5个处理,各处理所述的本发明果蝇引诱剂配方详见表1,各处理所述的本发明果蝇引诱剂的制备按表1所示对应配方组分及计量称各组分混合而成。
各处理分别取200毫升分别置于直径约为15厘米塑料盆中,以塑料盆为诱捕器,之后将塑料盆悬挂在果树上离地面高度1.5米左右。各诱捕器相距50米。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为常用糖醋酒液(糖:白酒:醋:水=50g:150mL:50mL:300mL)。每2天收集一次诱集的成虫。试验连续观察15天。试验结果见表2。
表2表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