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187.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进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撑开 复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四肢管状骨的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
背景技术
骨折手术中复位及临时固定是极其关键的一步,通常在这一步耗费的时间最长,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也是最难处理的一步,若能尽快实现理想的复位效果并有效临时固定,手术时问将大大缩短,手术效果也将更为满意。
目前,现有的骨折复位钳功能单一,效果不甚理想,最关键的是复位后不能同时插板固定,而能实现复位的同时即可进行固定的复位钳尚无实际应用产品,申请公布号为CN 105011992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该专利比较合理的实现了在骨折复位同时的固定,但该专利仅适用于简单骨折,且钢板上螺钉时容易受到阻挡,仍存在一定缺陷。而申请公布号为CN 103976782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骨折复位钳”,如果按说明书中表述夹持块向钳口外侧移动可腾出钢板放置空间实际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是夹持块能向钳口内侧移动反倒有可能实现,但如此设计则趋于理想化,首先,夹持块过小,能否单独完成稳定骨块的任务值得怀疑;其次,若如此设计想要顺利插入钢板则需要切口足够长以及钢板足够薄;再者,按此设计情况下钢板放置位置只能选择夹持块前后两侧,前侧无法进行固定,后侧则空间不足,所以该专利无法达到设计预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骨折复位钳复位效率低、不能实现同时固定的设计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用两部分复位钳分别持紧骨折两端,通过扣齿撑开器恢复骨折段长度,再将碎骨块复位(必要时缝线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调整轴线至合理位置后即可进行后续的内固定步骤,若钢板插入空间不足,则在两上钳口顶面分别置入锁定螺钉临时固定,松弛下钳口腾出位置即可进行最终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包括“L”型钳和“I”型钳两大部分,二者配套组合使用,“L”型钳通过尾端的横连杆套入“I”型钳的盒型齿套实现两部分结合,通过齿状结构的咬合实现横向移动。
所述的“L”型钳由上下两部分钳体组成,上下钳体之间通过销钉铰接,销钉之前部分为钳口,上钳口属于上钳体部分,下钳口属于下钳体部分,通过销钉之后交错延伸的部分构成上下钳体的手柄,交叉后上钳体的手柄部分位于下方,而下钳体的手柄位于上方。上下钳口的近端部分(相对于骨折处,下同)较销钉连接部分宽大,该部分为曲线设计,其内面设置有粗糙面,可以紧密的握持管状骨,其中上钳口的顶部设置有锁定螺孔,而下钳口的内面则另设置有数排锥状凸起,各排锥状凸起由近至远逐渐变大变高,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状骨防止钳口滑移;上下钳口的远端部分钳体为直线设计,可留出一定空间供钢板插入;下钳体的尾部通过另一枚销钉铰接扣齿杆,扣齿杆的近侧设置有齿口向上的扣齿区;上钳体的手柄中份设有一齿孔,可容纳扣齿杆通过,齿孔的近端侧壁上有可与扣齿杆上扣齿相咬合的扣齿;上钳体的尾端经“L”型转角延伸出横连杆,横连杆的远侧则设置有多个较粗大的齿状凸起,这些齿状凸起的齿口垂直于横连杆。
所述的“I”型钳主体部分与“L”型钳相同,其尾端部分膨大形成盒型齿套,盒型齿套内可容纳横连杆通过,且盒型齿套内的内置齿轮可与横连杆上的齿状凸起相吻合,内置齿轮圆心处连接一向背侧凸起的圆轴,圆轴通过盒型齿套背侧的小孔伸出,再通过一铰链连接转动柄,转动柄顺时针旋转时两钳体靠拢,反时针旋转则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两钳体分别夹持骨折段两端,通过各自的扣齿杆加压夹紧,再通过反时针旋转转动柄使断端分离并保持稳定,此时进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临时固定均可顺利实现,钢板螺钉固定时可直接通过钳口预留的空隙插入钢板,若需要采用较为宽大的钢板固定时,可通过上钳口的锁定螺孔植入锁定螺钉临时固定,再松弛下钳口腾出钢板插入空间即可实现。本发明可快速方便的实现骨折复位,并可在维持复位的情况下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起到了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特别是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固定起来会变得更加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L”型钳;2.“I”型钳;3.下钳体;4.管状骨;11.上钳体锁定螺孔;12.钳口销钉;13.齿孔;14.弹簧片;15.铆钉;16.横连杆;17.齿状凸起;21.盒型齿套;22.圆轴;23.铰链;24.转动柄;31.锥状凸起;32.扣齿杆销钉;33.扣齿杆;41.模拟骨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进,未经谢志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跟骨骨折手术复位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电凝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