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54786.6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彬;万彩霞;孟令蒲;张文华;陈晓伟;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烯烃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具有交织错落的纳米纤维网络结构;
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为50%~58%;
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大于等于18nm小于25nm;
所述纳米纤维为粗细均匀的纳米纤维;
所述纳米纤维网络结构为纳米纤维均匀分布的网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厚度为5~30μm;
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20~200nm;
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纵向断裂强度为100~150MPa;所述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横向断裂强度为80~100MPa。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烯烃原料和溶剂混合后,经熔融挤出流延法制膜后,得到流延油膜;
B)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流延油膜经双向拉伸和热定型后,得到半成品;
所述双向拉伸的纵向拉伸比为5~8;所述双向拉伸的横向拉伸比为5~8;
所述双向拉伸的温度为90~120℃;
C)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半成品经过萃取后,得到的聚烯烃纳米纤维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原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烯烃原料;
所述聚烯烃原料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1:(1.5~4);
所述溶剂包括白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和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原料分子量为30~80万;
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和/或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还包括预热步骤;
所述预热的温度为90~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的温度为220~235℃;
所述流延的温度为15~30℃;
所述热定型的温度为90~120℃;
所述热定型的时间为3~5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拉伸的方式包括双向异步和/或同步拉伸;
所述双向拉伸的拉伸速率为1~5mm/s。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为定型萃取;
所述萃取的萃取剂包括正己烷、二氯甲烷、戊烷、庚烷、四氯化碳和二氧五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萃取包括超声萃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7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硅胶发泡硅胶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抽血保护装置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