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梭式仓储方法及货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757.X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毛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 | 分类号: | B65G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梭 仓储 方法 货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仓储技术、特别是高密度仓储技术,具体是一种穿梭式仓储方法及货架系统。仓储方法是,以导轨副装配于货架储物单元内的穿梭车具有至少一根沿储物纵深方向延伸的承载架,且与穿梭车相配合的货架储物单元内具有至少一根沿储物纵深方向延伸的托架,穿梭车的承载架与储物单元内的托架以相间排布的指接配合方式实现穿梭配合,穿梭车的承载架用于转运货物,货架储物单元内的托架或托架连同货架架体的纵梁一起用于承载仓储的货物。它在不影响穿梭式仓储技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使货架储物单元兼顾货物仓储的中转托盘,有效、可靠地省去现有技术所必须依赖的中转托盘,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技术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技术、特别是高密度仓储技术,具体是一种穿梭式仓储方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穿梭式货架系统。
背景技术
穿梭式仓储技术作为高密度仓储技术,其在工业生产中的货物仓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穿梭式仓储技术主要通过穿梭式货架系统实现的。穿梭式货架系统主要由货架、穿梭车(穿梭台车)、叉车等组成。穿梭式货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
在框架结构的货架上形成很多条巷道式的储物通道,在每一储物通道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层运行导轨,运行导轨固定在货架储物通道纵深的对应架体-纵梁上,运行导轨所在之处的货架纵梁加之纵梁端部的横梁所构成的储物空间即为货架的储物单元;为了确保穿梭车能够在储物单元内的储物纵深方向上进行正常的穿梭运行,货架储物单元内的空间是空荡、无阻碍物的(所仓储的货物除外),储物单元对仓储货物的承载是由储物单元所在货架架体的纵梁实现的(即运行导轨所在纵梁);
穿梭车为平板状结构,其宽度匹配于货架储物单元的宽度;穿梭车的两侧通过行走轮滚动装配在货架储物单元内,一台穿梭车可以在多个储物单元内进行转换,即穿梭车与所在储物单元以导轨副结构装配,穿梭车的平板顶面用于转运货物,穿梭车的动作通过无线遥控方式控制;
叉车用于将货物放置在穿梭车上或者将穿梭车承载的货物叉取卸下;
在无线遥控控制下,穿梭车承载货物后在货架储物单元的储物纵深方向进行穿梭行走,将所承载货物放置在储物单元内的货架架体的纵梁上,或者将储物单元内的货架架体纵梁上的货物顶起而转运搬出。
穿梭式货架系统相较传统地面堆码式仓储技术而言,在仓储容量、经济性、高效性、灵活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得到了大批量仓储需求的企业的高度青睐。
然而,现有穿梭式仓储技术的货物仓储方式,直接决定了其对每一仓储批次的货物必须通过托盘实现,即一旦脱离托盘这个承载载体,穿梭车所承载的货物是无法卸载后直接放置在货架储物单元内的,因为货架储物单元内的空荡空间无法直接承载货物,也就是说,每一仓储批次的货物必须要有一个托盘来进行中转承载。如此,势必将导致企业需要储备大量的托盘进行货物仓储作业的周转,进而大幅增加了企业的仓储成本,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影响穿梭式仓储技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使货架储物单元自身兼顾中转托盘,从而有效、可靠地省去货物仓储中的中转托盘、经济性和实用性优异的穿梭式仓储方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穿梭式货架系统。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穿梭式仓储方法,所述仓储方法是,以导轨副装配于货架储物单元内的穿梭车具有至少一根沿储物纵深方向延伸的承载架,且与穿梭车相配合的货架储物单元内具有至少一根沿储物纵深方向延伸的托架,穿梭车的承载架与储物单元内的托架以相间排布的指接配合方式实现穿梭配合,所述穿梭车的承载架用于转运货物,所述货架储物单元内的托架或托架连同货架架体的纵梁一起用于承载仓储的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