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Harziphilone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426.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牛赡光;王清海;段春华;杜丰玉;张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harziphilone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源杀虫剂,具体的说是化合物Harziphilone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地区,是为害果树、苜蓿、棉花、蔬菜、茶树等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原因,绿盲蝽已成为危害冬枣的主要害虫,其成虫和若虫能够取食冬枣的嫩叶、花蕾与嫩果等部位,严重影响冬枣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长期以来,生产上对绿盲蝽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极易造成果品农药残留、害虫产生抗药性与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筛选出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微生物源杀虫剂势在必行。微生物源杀虫剂具有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对天敌相对安全与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成为替代化学农药的理想药剂。
式(一)所示的化合物Harziphilone是由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经发酵培养、提取分离而获得(Jingfang Qian-Cutrone,Stella Huang,Li-Ping Chang,et al.Harziphilone and fleephilone,two new HIV REV/RRE binding inhibitors produced by Trichoderma harzianum[J].Antibiotics,1996,49(10),990-997)。在上述文献中通过试验证明:该化合物可抑制HIV病毒的REV蛋白结合到RRE上,从而阻断HIV病毒的复制,此外该化合物对小鼠肿瘤细胞M-109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合物Harziphilone在制备防治绿盲蝽的农用杀虫剂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化合物Harziphilone的应用,所述化合物Harziphilone对绿盲蝽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可用于制备农用杀虫剂;所述化合物Harziphilone的结构如式(一)所示。
所述的农用杀虫剂为:以式(一)所示的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加入农业上常用的助剂制备成可湿性粉剂、乳剂或缓释剂等。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式(一)所示化合物可由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经发酵培养、提取分离而获得,其对绿盲蝽具有较好杀虫活性,致死中浓度(LC50)为18.5μg/mL,表明该Harziphilone类化合物对绿盲蝽具有较好杀虫活性,可以作为具有杀虫作用的新农药成分或先导化合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Harziphilone类化合物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规模发酵,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且只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对人畜毒性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化合物Harziphilone的制备
式(一)所示的化合物Harziphilone的制备参见文献Jingfang Qian-Cutrone,Stella Huang,Li-Ping Chang,et al.Harziphilone and fleephilone,two new HIV REV/RRE binding inhibitors produced by Trichoderma harzianum.[J].Antibiotics,1996,49(10),990-997。
实施例2:杀虫活性试验
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式(一)所示化合物对绿盲蝽的杀虫活性(王洪涛,王丽丽,刘学卿,王英姿.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山东农业科学,2014,46(4),92-94)。
1)试虫
收集冬枣园内的绿盲蝽越冬卵,在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温室内用菜豆饲养,选择下一代若虫发育至3龄时供试。
2)样品的配制
取待测样品(式(一)化合物),溶解于丙酮中,充分混匀,配制得到浓度为200μg/mL的样品溶液。吸取500μL样品溶液到另一只离心管中,接着加入500μL丙酮,得到浓度减半的样品溶液。按照此方法,得到7组浓度依次减半的样品溶液。
3)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