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矿物材料或土壤表面蛋白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303.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运姗;缪书舟;黄致君;颜碧玥;田佳;王智;袁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 |
代理公司: | 43213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矿物 材料 土壤 表面 蛋白质 方法 | ||
1.一种分离矿物材料或土壤表面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鼠李糖脂溶液对表面吸附有蛋白质的矿物材料或土壤进行淋洗,所述鼠李糖脂溶液的pH为7,离子强度为10mM,鼠李糖脂溶液的浓度为50mg/L-200mg/L;所述鼠李糖脂为单鼠李糖脂;所述矿物材料为氧化硅、氧化铝、蒙脱土和高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蛋白质为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a、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b、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c和牛血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2.一种实验室模拟分离矿物材料或土壤表面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实际土壤的组成成分,将多种纳米矿物材料流加到二氧化硅芯片或三氧化二铝芯片上,得到负载有矿物材料的感应芯片;所述纳米矿物材料包括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蒙脱土和纳米高岭石;
(2)在步骤(1)所得负载有矿物材料的感应芯片上注入蛋白质,使蛋白质吸附在矿物材料的表面,得到模拟污染矿物表面的感应芯片;所述蛋白质为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a、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b、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c和牛血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3)采用鼠李糖脂溶液对步骤(2)所得模拟污染矿物表面的感应芯片进行淋洗,使吸附在矿物材料表面的蛋白质逐步解吸,在淋洗过程中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检测系统对模拟污染矿物表面的感应芯片进行检测,记录蛋白质吸附量的变化;所述鼠李糖脂为单鼠李糖脂;所述鼠李糖脂溶液的pH为7,离子强度为10mM,浓度为50mg/L-200mg/L。
3.一种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毒素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染场地的两侧分别开设注入井和抽出井,从注入井向含污染物质的土壤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将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带到胶束相中,然后携带污染物的胶束相在抽注产生的水压差的作用下随着水流进入抽出井,即完成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溶液,所述鼠李糖脂为单鼠李糖脂;所述鼠李糖脂溶液的pH为7,离子强度为10mM,浓度为50mg/L-200mg/L;所述污染物质为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a、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b、转Bt基因抗虫蛋白Cry1Ac和牛血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毒素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通过如下方法加入:向注入井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由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进入污染土壤后原位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3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