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母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283.9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克强;陈岩;谢秋;司占峰;马帅;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R11/32;H01R11/28;H01B13/012;H01R43/04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母线 导电主体 导线束 固定区 折弯区 制备 供配电设备 安全性能 安装空间 多条导线 绝缘 折弯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母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供配电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软母线,包括导电主体,所述导电主体是由多条导线形成的导线束,所述导线束包括折弯区,以及在导电主体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折弯区两侧的固定区,各所述导线的与所述固定区相对应的部分相互固定。本发明绝缘软母线简单可靠、节省安装空间,且具有优异折弯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母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供配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源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是动力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力电池的连接以及电源系统内部各电器件的连接主要通过软母线导体实现,软母线主要用于导出电池电流,通过在系统间传递形成完整的回路。目前使用的软母线主要采用厚度为0.1mm或0.5mm,宽度不大于30mm的T2紫铜带经过落料、叠装、焊接、冲孔,外形加工和绝缘处理制成。采用这种结构的软连接具有工艺简单,可靠性好,低阻抗,装配简单快捷等特点。但由于上述软母线的导电主体是采用铜带叠片而成,导电主体截面一般为矩形结构,加工成型后有三个弊端,一是扭曲处为翻折结构,翻折后的两层母线不能完全贴合,导致厚度变大,大于2倍的软母线厚度,因此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二是由于折弯工艺的限制,扭曲处一般只能为90度折弯;三是大多数软母线表面都要包覆绝缘层,当设计为弯曲和扭曲时,绝缘包覆层同软母线一并折弯,在折弯处绝缘层会产生塑性变形,在车载高振动环境下,折弯处绝缘层会产生应力疲劳进而导致绝缘失效,可能出现意外短路,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当软母线需要做额外防护处理时,需要将翻折处重新伸直套额外防护层,这样的反复操作有可能会造成原有的绝缘层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母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母线所需安装空间大、折弯角度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软母线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母线,包括导电主体,所述导电主体是由多条导线形成的导线束,所述导线束包括折弯区,以及在导电主体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折弯区两侧的固定区,各所述导线的与所述固定区相对应的部分相互固定。
所述导线处于固定区的部分裹覆有金属带,金属带与导线之间以及各导线之间相互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保证软母线固定区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能够使折弯区保持一定的折弯角度。
所述导线按照层状结构排列而使所述导线束的截面为矩形。
所述导线设有两层。
各所述导线之间呈绞合结构。如此设置,能够防止车载环境由于振动造成的连接点松动等。
各所述导线为单根结构或由多根子导线绞合而成。
所述导电主体外通过浸塑工艺形成有绝缘层。
所述导线束的两端部包覆有金属连接带,所述金属连接带上设有贯通金属连接带与所述导线束的连接孔;所述导线束的两端部被金属连接带包覆的各导线之间相互固定。
所述软母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多条导线形成的导线束按照所需形状折弯形成折弯区,将各导线在导线束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折弯区两侧的部分相互固定而使折弯区保持折弯状态。
所述折弯通过工装模具整形折弯。
本发明软母线,可实现不同方位,不同平面,不同高度的连接,软母线在扭曲处可以直接实现任意角度的折弯,且无需翻折,有效节省了连接空间,并在导电主体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折弯区两侧设有固定区,非固定区各导线之间物理分离,有效的保证了连接的刚性和柔性,保证了折弯区折弯角度稳定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软母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工装模具整形折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测温型光纤复合防火中压吊装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充电缆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