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包装用复合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185.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嘉良;高学文;夏瑜;唐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浦薄膜新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27/34;B65D6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李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包装 复合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包装用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的结构如下:PO2/POY/PO1/POX/PO3以及PO2/POY/PO1/TIE2/PO3;复合薄膜通过多层共挤出及双向拉伸成型一次获得,所述复合薄膜的总厚度为8微米~100微米;PO1层与PO2层之间以及PO1层与PO3层之间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5(J•cm‑3)1/2,且内聚能密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5J/cm3。为了满足相溶性、双向拉伸以及拉伸过渡桥厚度占复合薄膜总厚度的10~20%要求,本发明在POY桥的一端设置第一粘合层,采用化学连接方式,将溶解度之差的绝对值调整到0.1~0.5(J•cm‑3)1/2范围,同时将内聚能密度之差的绝对值调整到3~5J/cm3范围,POY桥中第一粘合层与PO2层之间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及内聚能密度是以第一粘合层材料和PO2层材料两者中的一者为基准,呈梯度向另一者过渡。POX桥的原理与POY桥的原理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复合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包装用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可应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气调包装、高温蒸煮包装、无菌包装以及涂覆、印刷、复合基材等。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复合薄膜是指由多种不同聚合物,采用共挤出吹塑方法、共挤出流延方法或共挤出拉伸方法复合而成的薄膜。这种薄膜作为塑料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肉类产品、日用品、化妆品、化工产品、农药、军工产品等等,并且可以实现产品的密封软包装以及满足充气或抽真空、热成型、气调包装、高温蒸煮包装、无菌包装等各种包装功能、在各种环境下具有高阻湿、阻氧、阻油、保香等各种阻隔性能。
在食品包装行业,真空包装、充气包装、气调包装、高温蒸煮包装、无菌包装及涂覆、印刷复合基材的应用非常广泛,真空包装是将食品放入包装袋内,抽出包装袋内的空气,达到预定真空度后将其封口,其主要作用是除氧,以防止食品变质。充气包装是在抽真空后再冲入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单一气体或两三种气体的混合。气调包装是采用气调保鲜气体(2~4种气体根据食品特性配比混合),对包装袋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改变包装袋内食品的外部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繁衍,减缓新鲜食品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或货架期。无菌包装是指将经过杀菌、已达到商业无菌状态的产品(液态奶及奶制品、饮料等),封闭在已杀菌的容器中,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灌注,灌装后包装容器保持密封的一种包装方法。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气调包装及高温蒸煮包装、无菌包装及涂覆、印刷、复合基材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复合软包装薄膜,真空包装、充气包装、气调包装及高温蒸煮包装、无菌包装及涂覆、印刷复合基材技术的关键是保持包装薄膜的阻隔功能性和优良的热封性能。为了达到环保和减量的目标,采用多层共挤出成型工艺方法实现了VOCs的零排放,采用双向拉伸成型工艺使薄膜薄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强度仍可得到保障。
但多层高阻隔薄膜因各层材料的加工特性不同,同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完成共挤和双向拉伸的成型技术受现有技术的限制,薄膜的层间剥离强度、热封性能均无法得到保障。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多层复合薄膜中各层材料不同,不同材料的拉伸倍率不同,当拉伸倍率小的材料层被拉伸至与拉伸倍率大的材料层相同倍率时,层间剥离强度急剧下降甚至脱层,二拉伸倍率小的材料极可能被撕裂;2、拉伸后热封性能下降;3、为了使拉伸后的薄膜具备足够热封性,通常在拉伸后的薄膜上再复合一热封层,但是复合使用的干式复合溶剂存在污染,对食品不安全,不环保。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包装用复合薄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包装用复合薄膜,其创新在于:该复合薄膜的结构如下:
PO2/POY/PO1 /POX/PO3 式(1)
式(1)中,从左往右依次表示的含义是:
PO2表示外层,亦称PO2层,其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改性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浦薄膜新材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嘉浦薄膜新材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面具有胶黏层的板材
- 下一篇:一种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