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散式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121.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群伟;李良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8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散 废气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散式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工厂的废气所排出的废气需要及时的处理掉,以往的做法都是给工厂建设相应的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其排出的废气,一边收集一边处理,使其排放达到最终的环保要求,然而由于工厂的规模大小不一,废气处理系统的造价又相对高昂,大企业尚能承受,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就成了很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散式废气处理系统,能够分散的收集废气,不需要每个工厂安装一套废气处理设备,然后再将废气集中后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集散式废气处理系统,所谓“集”是指集中处理,“散”是指废气的分散收集,包括处理中心、存储仓库以及多个废气收集点,在处理中心设有废气处理装置,在每个废气收集点都设有废气收集器;在处理中心、废气收集器、存储仓库内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在处理中心设有监控终端,处理中心和存储仓库以及废气收集器之间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4G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收集器包括集装箱和分子筛,分子筛成矩阵固定在集装箱的内侧壁上,在集装箱侧壁上设有与风管连接的进气口,在集装箱中还设有VOC气体检测仪,在集装箱外部设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筛采用长方体形的沸石分子筛。
进一步的,废气处理装置采用RTO废气处理装置,所述RTO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风机、氧化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氧化炉包括至少三个蓄热室和与蓄热室连通的燃烧室,燃烧室的顶部设有燃烧器,蓄热室均设有气体进出的入口和出口;进气管路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连通、出口分别与蓄热室的入口连通,进气管路包括分别用于控制废气进入氧化炉的进气阀门,出气管路的入口分别与蓄热室的出口连通、出口与大气连通,进气管路包括分别用于控制裂解后的气体排出氧化炉的出气阀门,还包括循环气管路,蓄热室还设有循环口,循环气管路的入口分别与蓄热室的循环口连通、出口与风机的入口连通,循环气管路包括分别用于控制残留废气排出氧化炉的循环气阀门。
进一步的,进气管路包括进气总管和与进气总管连接的若干进气支管,风机输送废气依次经过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进入氧化炉中,进气阀门分别安装在进气支管上。
进一步的,出气管路包括出气总管和与出气总管连接的若干出气支管,裂解后的气体依次经过出气支管和出气总管排入大气中,出气阀门分别安装在出气支管上。
进一步的,循环气管路包括循环气总管和与循环气总管连接的若干循环气支管,蓄热室里残留的废气依次经过循环气支管和循环气总管返回到进气管路中实现循环,循环气阀门分别安装在循环气支管上。
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气收集器安装在工厂的废气收集点,工厂通过密封的风管将产生的废气送到废气收集器,当废气收集器中的废气浓度饱和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处理中心发出信号;
2)处理中心收到废气收集器发出的信号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存储仓库发出信号;
3)存储仓库收到来自处理中心的信号后将派出集装箱货车去发出信号的废气收集点用空的废气收集器替换已经饱和的废气收集器,并将饱和的废气收集器送到处理中心;
4)处理中心的废气处理装置对饱和的废气收集器中的废气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采用RTO废气处理装置,其处理废气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所有阀门均为关闭状态,进行裂解时,先启用两个蓄热室,即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此时使第一蓄热室连接的进气支管上的进气阀门和第二蓄热室连接的出气支管上的出气阀门均调整为打开状态;
2)在风机的输送下,大量高浓度废气进入第一蓄热室,然后在燃烧器的点燃下废气裂解,裂解后产生的气体经第二蓄热室排出,最终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3)将原本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调整为关闭状态,然后启用第三蓄热室,并将其连接的出气支管上的出气阀门调整为打开状态,将第一蓄热室连接的循环气支管上的循环气阀门调整为打开状态,将第二蓄热室连接的进气支管上的进气阀门调整为打开状态,此时废气从第二蓄热室进入,裂解产生的气体经第三蓄热室排出,而原本第一蓄热室中残留的高浓度废气经过循环气支管再次进入第二蓄热室中进行裂解,使第一蓄热室内的废气浓度恢复到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皮带机机尾自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