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53902.2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运垚;孙金永;王华生;杜玉来;黄韬;齐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33/04;C09J1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静电 力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消费品的快速发着,各种保护膜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
硅胶保护膜由于其优越的排气性以及耐高温性,同时剥离力非常稳定,应用广泛。但硅胶与屏幕保护贴合时会有硅转移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硅胶转移到屏幕的风险就越高。
另一方面,现有的保护膜一般是由基材层以及涂覆在基材层表面的粘胶层所组成,其中,基材层一般采用普通的聚酯薄膜制备而成,普通的聚酯薄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虽具备介电常数小、绝缘性强、电阻力小的优点,然而却容易产生静电。当将上述保护膜贴覆于相应的电子产品玻璃基材表面时,保护膜很容易吸附灰尘以及杂质等细微东西,甚至会产生静电并造成严重损失,一旦静电过大还会对使用者产生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高透明的特点,贴合在屏幕上,同时具有高排气性和防静电性,能够避免硅转移对屏幕的不良影响,和防止静电累积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PET薄膜基材层、亚克力胶层和硅离型膜层。
可选地,PET薄膜基材层是高透明PET聚酯薄膜,其透光率在90%以上。
可选地,亚克力胶层的原料包括80-150份(重量份,下同)聚丙烯酸酯树脂,10-30份乙酸乙酯,1-3份防静电树脂,3-6份固化剂,0.2-1份固化剂促进剂,1-3份固化抑制剂。
可选地,PET薄膜基材层的厚度为25-75μm。
可选地,亚克力胶层的厚度为15-18μm。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准备亚克力胶层的原料,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额的组分:80-150份聚丙烯酸酯树脂,10-30份乙酸乙酯溶剂,1-3份防静电树脂,3-6份固化剂,0.2-1份固化剂促进剂,1-3份固化抑制剂。
(2)将上述组分依次加入搅拌桶中,边加入边搅拌,使上述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搅拌完毕,密封待机涂布;
(3)将亚克力胶层均匀涂布于PET薄膜基材层上并烘干;
(4)将硅离型膜层与亚克力胶层贴合;
(5)在熟化室40℃的条件下进行亚克力胶层的熟成加工,熟化时长60-90h。
可选地,PET薄膜基材层是高透明PET聚酯薄膜,其透光率在90%以上。
可选地,步骤(3)中涂布设备采用溶剂型涂布机。
可选地,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60-120℃,烘烤时间为90s。
可选地,PET薄膜基材层的厚度为25-75μm;
亚克力胶层的厚度为15-18μm。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PET薄膜基材层、亚克力胶层和硅离型膜层,具有高透明的特点,贴合在屏幕上,同时具有高排气性和防静电性,能够避免硅转移对屏幕的不良影响,和防止静电累积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高排气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PET薄膜基材层10、亚克力胶层20和硅离型膜层30。
优选地,PET薄膜基材层10为高透明PET聚酯薄膜,其透光率在90%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PET薄膜基材层也可选用PP、PE或其他材质的薄膜,只要其透光率在90%以上即可,冲击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稍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