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3721.X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秦胜伍;赵晓岚;马中骏;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75 | 分类号: | G01V3/1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焦 超导 核磁共振 探测 装置 | ||
1.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密封壳、控制组件、制冷组件、核磁信号发生组件及温控组件;所述高压密封壳右端设置有高压密封盖;所述高压密封壳左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壳置触头;所述高压密封盖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壳置触头;所述高压密封盖内侧圆周均匀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液氦流通骨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计算机、通讯电缆、控制台、发射电机和核磁信号接收机,计算机、控制台、发射电机、第二壳置触头通过通讯电缆电路连接,计算机、控制台、核磁信号接收机、第一壳置触头通过通讯电缆电路连接;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抽/排气机、液氦冷凝制冷机、液氦罐,依次连接;所述抽/排气机和所述液氦罐分别与高压密封壳连通;所述核磁信号发生组件包括超导发射线圈、超导聚磁屏蔽环、超导接收线圈;所述超导发射线圈卡合在液氦流通骨架上;所述超导接收线圈设置在高压密封壳左端;所述超导聚磁屏蔽环为缩口结构,大口端包住超导发射线圈,小口端超过超导接收线圈内圈;所述超导聚磁屏蔽环外壁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超导发射线圈与第二壳置触头电路连接;所述超导接收线圈与第一壳置触头电路连接;所述高压密封盖内侧还设置有防辐射屏;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温度反馈平衡控制器、温控探头,依次电路连接,所述温控探头设置在高压密封壳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屏包括两层,从左到右依次为40K防辐射屏、80K防辐射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氦流通骨架底端设置螺纹,顶端设置有凹槽和限位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密封壳内还设置有失超爆破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密封壳左端设置有立柱,顶端设置有凹槽和限位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密封盖设置有3个进氦气孔、3个出氦气孔,在内部分别与液氦流通骨架连接;所述进氦气孔与液氦罐连通,所述出氦气孔与抽/排气机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接收线圈的内圈面积和所述超导发射线圈的内圈面积相同;所述超导接收线圈的内圈面积大于4倍的超导聚磁屏蔽环小口端面积,小于16倍的超导聚磁屏蔽环小口端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型超导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密封壳、所述高压密封盖、所述液氦流通骨架、所述固定杆均为无电磁感非金属材料;所述超导发射线圈、所述超导接收线圈均为外部涂抹NbTi材料的空心钢;所述超导聚磁屏蔽环内壁均匀涂抹NbTi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7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测线差分与主成分分析的航空电磁数据调平方法
- 下一篇:海底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