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过氧化石墨烯、包含其的中间层材料及锂硫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696.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雨荻;苗力孝;邱雄鹰;智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2/182 | 分类号: | C01B32/182;H01M10/052;H01M4/13;H01M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过氧化 石墨 包含 中间层 材料 电池 | ||
1.一种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为网络结构,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中包含网络结构的还原过氧化石墨烯;
所述还原过氧化石墨烯是对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得到的;
所述过氧化石墨烯中包含孔径在20nm以下的孔;
所述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孔隙率在5%~50%;
所述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碳氧比为2.6~8.0;
所述过氧化石墨烯是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进一步氧化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碳氧比为3.8~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进一步氧化采用的方法包括模板法、KOH活化法、等离子体刻蚀法、臭氧氧化法、硝酸氧化法或过氧化氢氧化法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方法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进一步氧化采用的方法为硝酸氧化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对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采用的方法包括加热还原法、H2还原法、HI还原法、SnCl2还原法、维生素C还原法或肼蒸汽还原法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方法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对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采用的方法为H2还原法或SnCl2还原法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还原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对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采用的方法为H2还原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的厚度为10nm~2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的厚度为1μm~3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的孔径在1nm~1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的孔径为1nm~5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为网络结构的还原过氧化石墨烯,或者为网络结构的还原过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或过氧化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复合而得到的复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间层材料为网络结构的还原过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复合而得到的复合物。
14.一种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包含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是由正极浆料负载到集流体上而得到的,且所述正极浆料中包含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中间层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负载到集流体上得到的正极浆料层的厚度为3μm~2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6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干式接触转移方法
- 下一篇:石墨烯量子点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