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接式辊轴毛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512.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潜山县鑫烨塑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6B7/10 | 分类号: | A46B7/10;A46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14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轴 毛刷 毛刷圈 首部 毛刷辊筒 骨圈 固定板 拼接式 铆钉 拼接 并行排列 拆装方便 接触连接 局部替换 两端对称 螺旋毛刷 配合固定 首尾相连 相邻毛刷 铆接孔 重合 单圈 多排 紧固 螺圈 刷毛 套接 旋合 美观 组装 整齐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辊轴毛刷,包括辊轴和毛刷辊筒,所述辊轴的外部套接有毛刷辊筒,所述毛刷辊筒的外侧设有多个并行排列的毛刷圈,所述毛刷圈包括毛刷骨圈和刷毛,所述毛刷骨圈的首部和尾部部分地重合,且首部和尾部相同的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铆钉,首部的另外一侧设有两个铆接孔,所述毛刷圈的首部与相邻毛刷圈的尾部相连,所述辊轴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分别与多排毛刷圈两端的毛刷骨圈接触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单圈螺旋毛刷圈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辊轴毛刷,整齐美观,拆装方便,可轻松实现局部替换,采用铆钉与孔连接实现螺圈的连接与拼接,同时配合固定板的旋合紧固,组装简单,连接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刷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拼接式辊轴毛刷。
背景技术
辊轴毛刷的生产过程一般为车轴、套管、采眼、栽毛和平毛等加工工序,其中采眼的和栽毛的工序相对复杂,尤其对于使用金属刷丝的辊轴毛刷,这两道工序操作更加困难。目前一些企业采用缠绕螺旋式的辊轴毛刷,即先将刷毛植入长直的插槽内,再将插槽绕成螺旋柱状,内部采用焊接固定,采用这种工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辊轴毛刷的生产工艺,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局部的刷毛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毛刷整体替换,且无法回收利用,如此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采用内部焊接需要外加焊接设备,容易出现焊接不牢或出现夹渣、裂纹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毛刷的质量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辊轴毛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采用多个单圈螺旋毛刷圈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辊轴毛刷,整齐美观,拆装方便,可轻松实现局部替换,采用铆钉与孔连接实现螺圈的连接与拼接,同时配合固定板的旋合紧固,组装简单,连接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拼接式辊轴毛刷,包括辊轴和毛刷辊筒,所述辊轴的外部套接有毛刷辊筒,所述毛刷辊筒的外侧设有多个并行排列的毛刷圈,所述毛刷圈包括螺旋结构的毛刷骨圈和固定植入于毛刷骨圈中的刷毛,所述毛刷骨圈的首部和尾部部分地重合,且首部和尾部相同的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铆钉,首部的另外一侧设有两个铆接孔,尾部的铆钉与首部靠外侧的铆接孔相配合连接,所述毛刷圈的首部与相邻毛刷圈的尾部相连,其首部的铆钉与相邻毛刷圈的另一个铆钉孔相配合连接,所述辊轴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分别与多排毛刷圈两端的毛刷骨圈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毛刷骨圈上固定连接的两个铆钉到毛刷骨圈两端的弧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毛刷骨圈上的靠近首部的铆钉孔到首端的弧距与铆钉到首端的弧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铆接孔之间的弧距为外侧铆钉孔到首端弧距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辊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单圈螺旋毛刷圈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辊轴毛刷,整齐美观,拆装方便,可轻松实现局部替换,采用铆钉与孔连接实现螺圈的连接与拼接,同时配合固定板的旋合紧固,组装简单,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毛刷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毛刷骨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潜山县鑫烨塑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潜山县鑫烨塑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