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2252.X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吴中贵;吴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2 | 分类号: | C01D3/02;C04B11/26;C12N1/00;C09K8/03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盐副产混酸 综合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属锂盐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六氟磷酸锂(LiPF6)是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在生产六氟磷酸锂的环节中会产生一种副产:混酸,混酸的主要成分为氟化氢HF(质量浓度15~35%)、氯化氢HCl(质量浓度15~25%)。根据生产六氟磷酸锂的多氟多公司的统计数据,每生产1吨六氟磷酸锂就会产生5吨废混酸,以六氟磷酸锂年产能1.35万吨计,年产废混酸达到6.75万吨之多。这么大量的废混酸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废混酸中添加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处理后得到氟化钙污泥和高盐废水(CaCl2),尽管氟化钙混合污泥可在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而高盐废水若直接外排仍会污染环境,若采用蒸发工艺再处理,成本又很高,且会造成资源浪费;若与企业内部其他低氯废水再混合后形成稀释氯离子排放(目前国标GB31573-2015没有限定氯离子的排放标准),仍有悖于国家对化学污染总量控制的环境保护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利用锂盐副产混酸效率高,处理锂盐副产混酸效果好,处理方法简单方便,可变废为宝,不污染环境的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步骤一:按照质量计量,将混酸与工业无水碳酸钠按理论量0.9~1.1:1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放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50℃、转速为40r/min~85r/min的条件下,开动搅拌器搅拌,反应15min至35min,即可得到氟化钠晶体颗粒;
步骤二:反应结束后,将氟化钠晶体颗粒采用真空抽滤机过滤,滤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氟化钠的溶液;反应釜内温度保持在25℃~40℃,根据液体氟含量按照理论量过量15%~30%比例加入氯化钙深度去除氟至10mg/L,然后根据溶液钙离子含量按照理论量过量5%~10%比例直接加入硫酸钠深度去除残留的游离钙离子,最后生成成分为氟化钙和硫酸钙的氟石膏;
步骤三:过滤提取氟石膏,过滤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并含有微量氟化钙,滤液作为微生物采油助剂的培养液使用,收集、储存过滤液备用。
所述混酸包括氟化氢和氯化氢。
所述氟化氢的质量浓度为20~26%;所述氯化氢的质量浓度为20~26%。
所述混酸与工业无水碳酸钠按比例混合时,反应初期转速在60至85r/min,加料完成30%时反应转速调至45至65r/min。
所述的所述的氟石膏能用作水泥行业的添加剂。
所述的含有氟化钙的氯化钠溶液能用作微生物采油助剂,通过微生物采油助剂能生产菌种培养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通过三个步骤即可对废混酸中的氟化氢和氯化氢进行有效处理,处理方法简单方便,处理后得到的氟石膏可作水泥行业的添加剂,处理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作微生物培养液,实现了废混酸的综合最大利益化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每吨废混酸液处理过程中既可伴随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变废为宝,又同时避免了副产的二次废物污染,对环境友好,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发明综合利用锂盐副产混酸效率高,处理锂盐副产混酸效果好,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废混酸中添加石灰中和反应得到氟化钙污泥和高盐废水副产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二次处理成本高,处理后仍然存在污染环境隐患,且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锂盐副产混酸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步骤一:按照质量计量,将混酸与工业无水碳酸钠按理论量0.9~1.1:1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放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50℃、转速为40r/min~85r/min的条件下,开动搅拌器搅拌,反应15min至35min,即可得到氟化钠晶体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