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1405.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芳;陈春材;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材 |
主分类号: | F24F1/0018 | 分类号: | F24F1/0018;F24F11/89;F24F13/2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空调器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第一风机、第一管族涡轮、第二风机、第二管族涡轮和出风件;其中,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通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成本低、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管族涡轮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夏季室内空气降温,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室内外分体制冷式空调装置,将室内空气中的大量热能转移散失到室外大气环境中。由于室内空气温度比室外大气温度低,无法直接将室内空气中热能排至室外大气环境中,故采用一种制冷剂,俗称为一种“工质”,它能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气态与液态循环变化转化功能。在室内建立一种液态蒸发吸热,使空气冷却降温密闭循环系统;再在室外建立蒸发气体压缩冷凝制冷密闭循环放热系统,将大量热能散失到室外大气环境中。
但这种室内外分体制冷式空调器的结构系统复杂,既要消耗浪费大量能源物质,又不能利用空气中热能及气体分子运动相互作用内能,而且要将大量热能排放扩散到室外大气环境中,造成室外大气环境热污染。另外,压气机及风机运行会产生噪音污染;“工质”长期循环使用会泄漏带来物质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空调器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第一风机、第一管族涡轮、第二风机、第二管族涡轮和出风件;其中,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包括:第一管道壳体;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多个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一轮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一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每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包括:第二管道壳体;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上与所述第二轮轴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材,未经陈春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