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0467.8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迁;黄昱霖;温春晓;晏鑫星;曾洁坤;王肖峰;霍延平;杜志云;张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29 | 分类号: | C07C45/29;C07C45/82;C07C49/786;C07C49/784;C07C201/12;C07C201/16;C07C205/45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二醇类化合物生成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邻二醇类化合物经溶剂溶解后在氧化剂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的作用下,使邻二醇类化合物的碳碳键发生断裂,生成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不需添加金属螯合剂,反应温度低,没有副产物生成,具有高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为56%~90%,是环境友好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邻二醇类化合物的碳碳键氧化断裂生成酮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一类重要的反应(Adv.Carbohydr.Chem.Biochem.2006,60,183–250)。例如用BiPh3/NBS/K2CO3,CrO3,NIS,Ta(NO3)3,CAN等作为氧化剂对邻二醇类化合物的碳碳键进行氧化断裂,反应温度为120℃(J.Chem.Soc.,Chem.Commun.,1981,1232–1233;Can.J.Chem.,1966,44,1323–1324;J.Org.Chem.,1981,46,1927–1929;J.Org.Chem.,1972,37,4204–4206;J.Org.Chem.,1969,34,869–871.)。基于以上相关国内外文献和专利的报道,所用的方法都需要高价化合物作为氧化剂,所用的氧化剂的毒性大,并且反应温度很高,底物适用性也不广泛,并不利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邻二醇类化合物合成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只需在新型氧化剂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下搅拌反应,使邻二醇类化合物发生碳碳键断裂,即可得到酮类化合物。不需添加金属催化剂,反应温度低,没有副产物生成,具有高转化率,方便且环境友好型的特点。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酮类化合物是邻二醇类化合物在溶剂的存在下,以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作为氧化剂,在70~90℃下搅拌,经萃取、干燥、过滤和减压蒸馏处理制得。
所述邻二醇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1)为
优选地,所述R1为芳基或烷基,所述R2为卤基、烷基或硝基。
更为优选地,所述芳基为苯基或苯基上有甲基、硝基、氯、溴或氟取代,所述烷基为甲基,所述卤基为溴、氯或氟。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1,2-二氯乙烷或甲苯。
优选地,所述邻二醇类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0.1:2mol/L;所述邻二醇类化合物和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的摩尔比为1:(2~3)。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0~24h,所述萃取的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干燥的试剂为无水硫酸钠,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5℃,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0~15min。
所述减压蒸馏的温度为35~45℃,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0.085~0.095MPa。
上所述方法合成的酮类化合物,所述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2)为
优选地,所述R1为苯基或苯基上有甲基、硝基、氯、溴或氟取代,所述R2为甲基、溴、氯、氟或硝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