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悬浮式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959.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明;牛福维;张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305 | 分类号: | B64F1/3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赵东明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悬浮 式吸能 安全 防护 装置 行走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悬浮式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行走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上;底部框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上;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部框架上;侧部框架,通过一具柔性的连接装置可活动地悬挂在底部框架上;检测装置,位于底部框架和侧部框架上,用于检测二者之间的相对移动。本发明去掉了传统的安全防护装置中的侧部框架的刚性固定方式,它可随碰触改变联接刚度,通过具柔性的连接装置使安全防护装置呈悬浮状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动态避让,吸收部分冲击的能量,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侧部框架相对底部框架的位移,然后即时发出制动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悬浮式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原登机桥对行走机构是否配置安全防护装置,是根据客户要求来确定的,欧洲、日本鉴于因行走机构造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在标准明确提出装置的详细要求,日本国土交通省为此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各种登机桥已配备各种结构的行走机构安全防护装置的资料,作为参考推荐空港加装此类装置,我国新修订的登机桥标准也已提出了相应要求。
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多为在刚性的防护圈上加装安全触边,也有在安全触边与刚性护圈中间加有一定缓冲距离的缓冲橡胶,但安全触边在雨天易误报,造成客户不满。
另外,原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基本上是直接刚性固定在行走机构的轮架本体或固定在其上面的升降机构的横梁上,这样防护装置的距地面的高度,随着登机桥上仰、下俯的角度不同而变化,这样就不能充分隔离阻止人或物体与行走轮的接触,起不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悬浮式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行走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悬浮式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
行走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上;
底部框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上;
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部框架上;
侧部框架,通过一具柔性的连接装置可活动地悬挂在底部框架上;
检测装置,位于底部框架和侧部框架上,用于检测二者之间的相对移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至少两支架,固定设置在底部框架上;
至少两连接杆,连接杆上端与支架球铰接,下端与侧部框架球铰接。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有四根,支架数量为两,两支架分布在横梁的两侧,每支架与两连接杆上端球铰接,连接杆上于与支架及侧部框架连接处均设置有阻尼装置,阻尼装置用于为连接杆相对支架或侧部框架转动提供阻力。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具弹性的第一橡胶圈及第一压紧环,第一支撑环、弹性第一橡胶圈及第一压紧环皆套设在连接杆上,第一支撑环抵靠在支架或侧部框架上,第一橡胶圈一端抵靠在第一支撑环上,另一侧抵靠在第一压紧环上,第一压紧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有两根,支架数量为两,两支架分布在横梁的两侧,每支架与一连接杆上端球铰接,每支架还通过两第一弹簧与侧部框架连接,两第一弹簧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有两根,支架数量为两,两支架分布在横梁的两侧,每支架与一连接杆上端球铰接;所述连接杆上端套设有限位环,该限位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限位环离铰接处的支架距离可调;所述连接杆下端套设有第二支撑环、具弹性的第二橡胶圈及第二压紧环;第二支撑环抵靠在侧部框架上,第二橡胶圈一端抵靠在第二支撑环上,另一侧抵靠在第二压紧环上,第二压紧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磁弹射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行李车分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