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286.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毛军;张同义;段友智;姚志良;刘欢乐;翟羽佳;何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1/06 | 分类号: | E21B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屑 磁性 打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该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用于打捞碎屑的磁性打捞主体;与打捞主体的下游端部相连的电控工具;线缆,其轴向地贯穿打捞主体并且与电控工具相连。根据本发明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打捞主体和电控工具,由此实现了在打捞碎屑的同时,使电控工具作业,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非常规井或致密气井而言,在生产测井前要进行洗井处理,特别是要除去井筒内的金属碎屑。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打捞工具仅能用于打捞碎屑的作业,不能与其他的电控工具相连,这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根据本发明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打捞主体和电控工具,由此实现了在打捞碎屑的同时,使电控工具作业,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用于打捞碎屑的磁性打捞主体;与打捞主体的下游端部相连的电控工具;线缆,其轴向地贯穿打捞主体并且与电控工具相连。
本发明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打捞主体和安装在打捞主体下游的电控工具,线缆为电控工具供电和/或传送信号。这样,打捞主体和电控工具可同时且彼此独立地工作,相互没有干扰,由此这种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实现了在打捞碎屑的同时,使电控工具作业,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打捞主体包括磁钢和安装在磁钢下游端部的转换接头,线缆穿过磁钢和转换接头,电控工具与转换接头相连。磁钢用于打捞井内碎屑。转换接头将磁钢和电控工具间隔开,防止磁钢和电控工具发生相互干涉,从而使得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能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缆包括处于磁钢内的第一段和处于转换接头内的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拆装式连接。这样,可首先完成第一段线缆与磁钢的装配,以及第二段线缆与转换接头的装配,然后在将磁钢与转换接头相连并实现第一段和第二段相连。这样,可方便地单独维护磁钢和转换接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段的下游端部和第二段的上游端部中的一个连接有第一插头,另一个连接有与第一插头匹配的插座。这样,第一段线缆和第二段线缆以插头与插座的插接方式相连,极大地方便了第一段线缆和第二段线缆的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段的下游端部连接有第二插头,电控工具与第二插头拆装式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磁钢包括磁钢柱和从磁钢柱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磁性的打捞翼,多个打捞翼周向间隔开,多个打捞翼与转换接头相连。根据这种结构,在打捞过程中,碎屑会大量附着到磁钢柱上和打捞翼的侧面上。在将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上提穿过井口时,磁钢柱和打捞翼的侧面上的碎屑不会被剐蹭,因此也就不会掉落,从而提高了打捞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打捞翼为轴向延伸的条状体。这简化了打捞主体的结构,方便了加工和制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转换接头和磁钢柱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在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下入井内过程中,弹性件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磁钢柱因冲击而破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打捞主体包括串联的多个磁钢,线缆穿过多个磁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线缆包括各自处于多个磁钢内的多段,多段之间拆装式连接。由此,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构造不同长度打捞主体,以便于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包括打捞主体和电控工具,由此实现了在打捞碎屑的同时,使电控工具作业,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井内碎屑磁性打捞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