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9054.8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可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3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平台 娱乐 浮力 水面 活动平台 空间支撑 平台功能 人体活动 水平度 可变 浮箱 熨平 颠簸 漂浮 风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它是漂浮于水面附近的一个活动平台,为人类长期在水面生活、娱乐或作业提供空间支撑,根据平台功能设计的需要在其底部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浮力可变浮箱调节平台的水平度和沉水深度,同时提供平台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浮力。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不仅可以抵御风浪形成的颠簸,还可以熨平人体活动产生的波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平台为了稳定需要的自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提供稳定性的平台,尤其是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人类基本上都是生存在陆地上,即便要到远离岸边的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主要还是依赖船舶,而船舶的主要作用是运输,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长期停留在水平上不动,因此它并不需要太多考虑水面颠簸的长期影响,而人类在陆地上的很多生存活动则需要比较稳定的环境,如果直接转移到船舶上进行则可靠性和舒适性都会有质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的基础平台,其特征是:它是漂浮于水面附近的一个活动平台,为人类长期在水面生活、娱乐或作业提供空间支撑,根据平台功能设计的需要在其底部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浮力可变浮箱调节平台的水平度和沉水深度,同时提供平台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浮力,浮力可变浮箱数量和平面布置方式完全取决于平台应用需要;但对一个具体的应用来说,每个浮力可变浮箱在水平投影面上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各自通过一根垂直固定在其顶部中心的柱子把浮力传导给平台,每相临的两根柱子之间则用横梁连接形成类似陆地建筑物那样的框架结构,一方面固定了浮力可变浮箱之间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也为平台设置地板以及分隔内部空间提供支撑,简单的水上娱乐和作业平台可能只需要一层横梁,但复杂的水上娱乐和作业平台以及生活平台因为需要设计多层空间可能就需要多层横梁,浮力可变浮箱顶部的柱子高度也是根据实际功能需要确定的,所有处于平台最外沿的浮力可变浮箱顶部柱子外部都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分别把它们实际所代表的平台关键节点水位时时传导给平台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各关键节点浮力可变浮箱的充气量来维持平台的水平度和沉水深度;每个浮力可变浮箱都用输气导管连接到气压泵,同时在其支管上安装有控制电磁阀,平台内部最少设置有一套气压泵用于从水面上方吸气加压后通过输气导管向浮力可变浮箱输送加压空气,平台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当然平台内部还会配置相应的太阳能控制及储配电系统为气压泵和平台其它方面应用提供电力。
浮力可变浮箱浮力变化可采用活塞结构、也可采用可膨胀的胶囊结构,其垂直截面可采用圆形也可以采用正方形或其它形状,为简化结构以及方便以后在水面上维修安装,每个浮力可变浮箱顶部的柱子宜采用钢管制作,其底端采用加强肋固定焊接在浮力可变浮箱顶板中心,既可发挥柱子的结构支撑功能,也可作为浮力可变浮箱的输气导管,同时为了不破坏钢管的强度,横梁与钢管柱子宜采用管箍方式连接。
水上生活、娱乐或作业平台按上述方式设计后不仅可以抵御风浪形成的颠簸,还可以熨平人体活动产生的波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平台为了稳定需要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构成原理示意图;
图2是正方形平台的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3是三角形平台的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4是长方形平台的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5是六角形平台的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可,未经叶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水质勘测清洁船
- 下一篇:智能远控抗风航标